情绪是一种抉择——我们缘何在门内敲打
我一直活在疯狂的边缘,等待着了解事物的缘由,从而不断地敲着门。门开了。原来我一直是在门内敲打着。
素芹是一位公司白领,最近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而且特别讨厌人群,恨不能谁都不见。朋友问她为何如此,她告诉朋友,在单位里属她勤快,每天都提前到单位打扫卫生,其他人都太懒,让她很是看不惯,于是经常批评他们。她曾真诚地帮助过单位里的好几个人,为她们做过事,还借给她们钱。然而在某一天,她偶然得知这几个人不但没念她的好,反而在背地里老说她的坏话。素芹一下子被震惊到了,她的精神也一下子垮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人心如此叵测,为什么周围的人如此自私自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处在抱怨与愤怒的情绪中,无法摆脱出来。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关注的眼光聚焦在别人或客观因素身上。例如上述案例中的素芹,便将自己所受到的打击归因于外界因素—同事不念她的好,说她的坏话。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关起门来敲门”,因为我们自己便是引发问题的根本所在,但我们却将关注的视角伸向了门外—别人或外在因素,而忽略了从自身出发去寻求答案,忽略了所有情绪的产生皆是“我们任由外在因素影响内在实相的结果”。
情绪,并不是外界刺激所导致的,而是你对这些外界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面对相同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这就说明,情绪是一种抉择,而不是任何事的结果或成果。
心理学中的情绪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情感产生的源泉是客观现实。但是,情绪、情感又不是客观现实直接、机械地决定的。作用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各种事件与人的各种需要的联系是发生在认知活动之中的。客观事物对人产生作用必须要通过人的认知过程,而且由于人的认识的每一次活动又不是单独地被孤立的一件件事物决定的,人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制约着当前的认识,并与人的态度或愿望相结合。正是由于过去的经验制约着人对当前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当事件符合或加强了人的认识和愿望的系统时,就产生了肯定的情绪;当出现的事件被判断为非己所愿,并被料想为难以控制其影响时,就容易产生否定的情绪。因此,情绪和情感是通过认知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认知因素在情绪、情感的产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个人的认知系统或信念系统,决定着其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与情绪应对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斯的情绪困扰ABC理论证明了这一点。ABC理论的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艾里斯的ABC理论当中,A代表引发事件;B代表个人的认知或信念系统,即一个人对事件的判断与评估;C代表情绪的结果,即情绪反应。艾里斯认为,C=A×B,即引发事件和信念交互影响,最终导致结果C。一个人虽然对A(引发事件)无能为力,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来建构B(认知或信念),最终导致C(结果)。许多在现实里遭遇挫折的人,往往习惯于这样诉说:“他这样一说,我就立马火冒三丈,难以控制。”“我也不想生气,可你看他那态度,我能不生气吗?”这些都是个体本人对该事件的认识和解释,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和解释,才会产生情绪的困扰。通过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或信念系统,便可改变其情绪状况。
慧玲今年30岁,同她的老公肖齐以及两岁的女儿肖莉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某天肖齐突然告诉她,他要离开这个家,和他已经怀孕的21岁的女秘书双宿双飞。慧玲非常痛苦,闹着要自杀,因而住院疗养一个月。每个人都认为是因为肖齐不忠,才导致慧玲如此痛苦。他们说得没错,但慧玲的这种做法却不可取。
慧玲虽然对于事件的发生无能为力,但是她可以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换句话说,慧玲并不是一个被动的事件接受者,她可以主动透过信念、情绪和行为响应事件。她可以选择理性信念,来理性地思考这个引发事件,并坚强地告诉自己:“我知道肖齐做了什么,真希望他没有这么做,但他如果非要跟那个女人在一起,不要我和肖莉,我们也不会怎么样。我们母女照样可以快乐地生活。”如果慧玲能坚强地做到这一点,其结果将会是:她虽然会拥有一些负面情绪,如痛苦、后悔、失望、沮丧,但这些情绪是健康的,可以帮助她面对不幸,使生活正常运转,并调整自己的脚步。
但另一方面,慧玲也可以选择非理性信念,例如:“肖齐是个混账东西!他不该这么做,太过分了。我没有办法忍受这一切,我再也没有办法快乐起来,我真想一死百了!”这种自我打击的信念或情绪,只会令她感到毁灭、失控,甚至会企图自杀。
面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认知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结果有时会天差地别。
不顺心的时候,如在遇到悲哀的情景和无法避免的困难时,如果你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那么你就会陷入情绪的泥淖,越挣扎陷得越深,而如果你能选择用愉快的心情来对待它,那么,它很可能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变得有益且鼓舞人。比如,在单位里别人向你发牢骚,你可以选择生气,制造出种种不愉快的猜测:他在拿我出气,他看不起我,他在找我的碴儿,等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调整你的本能反应,你可以这样想:他只是在表达他的情绪而已,也许是心情不好,也许是有什么对我误解的原因。于是,你便能以宽容的态度谅解对方,以适当的方式处理矛盾,同时也让自己避免受不愉快情绪的干扰。
当我们明白情绪是一种自我选择的结果之后,我们就会更能领悟查尔斯·斯温多尔的忠告:“态度比事实更重要。它远比过去、教育程度、金钱、环境、失败、成功、其他人的言行,都来得重要得多。它比一个人的外表、天赋或技能更重要。它能够建造或摧毁一家公司、一间教堂、一个家庭。”
“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每天都可以有所选择,我们可以自行决定要以哪种态度拥抱这一天。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无法改变不能避免的事。我们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在自己拥有的这条弦上好好演奏,这就是我们的态度……我深信生命之中有10%的事是注定要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其他的90%则是如何做出回应的问题,你的情形也不例外……我们主宰了本身的态度。”
当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态度时,便只会被自己反锁在情绪的大门之内,行走在疯狂的边缘。要避免这种做法,我们必须以一种崭新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看待情绪。
知识专栏
积极看待情绪的观点
◎情绪是一种抉择,而不是任何事的结果或成果。
◎并非是情绪逼疯了你,而是你对于造成情绪的种种问题的反应让你崩溃。
◎你不是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你看待事情的观点所困扰。
◎你可以感觉到愤怒,但你永远不是愤怒本身。
◎每种情绪都是为人服务的,或指出方向,或给予力量,或两者兼备。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
◎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你或许无法控制世界上发生的事,但绝对可以控制你处事的态度。
◎快乐的心情不是我们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才能出现的东西,而是我们要选择让自己快乐然后才能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