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效应:关系再好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很久以前,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刺猬的生活习性,他们做了一个实验:
寒冬腊月,生物学家将十几只刺猬放到了屋外,寒冷的刺猬们为了能取暖,只好抱在一起。但是它们浑身长满刺,只要它们一靠拢,又会被对方身上的刺扎到,进而不得不分开。
天气实在很冷,它们冻得受不了,它们又靠在了一起,但又会被刺到,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于是,它们不得不重复这样的过程,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聪敏的刺猬终于找到一个方法,那就是保持适中的距离,这样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作为女人,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原先与你无话不谈的闺蜜,现在却翻脸为敌,不仅互不来往,甚至反目成仇。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之前太过亲近了!
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这是一个美学命题,但确有一定的道理。两个人之所以成为朋友,必定是有一定的相容性,但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同样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如果彼此连一点点个人空间都没有,那时间久了也会生厌,所以这时就需要找到一个适中的距离。
而我们都清楚的一点是,女人天生是感性的动物。一些女人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时候,缺乏理智的思考,全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认为朋友间就应该亲密无间。可有一天,当和自己形影不离的姐妹突然远离自己时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友谊让对方窒息了。其实,这一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与朋友交往,如果双方之间太了解,太过亲密,就会没有一点儿新鲜感,没有一点儿隐私。而保持一定距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就是“距离产生美”。
刘敏在一家外企人事部门工作,这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她能说会道,办公室的同事和领导都非常喜欢她。尤其是她的顶头上司张女士,她们的爱好惊人的相似,她们喜欢买同一品牌的衣服,用同一品牌的化妆品,就连喜欢吃的食物也一样。于是,在刘敏来这家公司不久,她和张女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张女士平时也很照顾她。
有一天早上,刘敏和张女士在电梯里遇到,两个人发现她们居然穿着一模一样的外套,真是太默契了,张女士就开了句玩笑:“你是个小妖精。”
“我是小妖精,你就是老妖精。”刘敏回了一句。于是,两个人笑着去上班了。
但她们俩走得太近了,办公室的其他同事也开始说闲话了。张女士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她开始刻意避开刘敏,但刘敏却一点儿也不知趣。
这天,张女士正在办公室谈公事,刘敏没有敲门就进来,半开着玩笑说:“老妖精,下班后一起去扫货吧,今天可是光棍节,到处在打折呢。”张女士脸色立即变了,只是冷冷地回答:“你难道不知道进来前应该先敲门吗?”刘敏这才发现,原来上级领导吴经理也在。
不久,刘敏便被调到市场部做统计工作,离开了这份自己十分喜欢的工作。
张女士与下属刘敏兴趣相投,于是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就比较长,两人的距离自然而然地被拉近了。两个距离很近的人说话自然会非常随意,刘敏就是因为一句随意的话,让张女士在上级领导面前颜面尽失,也导致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影响。如果张女士平时就注意与刘敏保持适当的距离,那么刘敏就会有所收敛,在进门的那一刻不会如此随意,也就不会出现在上级面前丢失威信的尴尬局面。
的确,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感情容易滋养人心,也会轻易伤害人心。不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海誓山盟的爱情,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刺痛对方。
当然,女人们需要注意的是,与人交往,保持距离,也要把握好度。与朋友相处,如果距离过大,很容易使朋友间的友情变淡。尤其是在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都为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奔波,紧张的工作之余,如果几个朋友一起聚聚能加深感情,但要是彼此都不抽出时间来,即使关系再好的朋友,友情也会逐渐变淡,甚至变成仅仅是认识的关系而已。所以,为了维持你们之间的友情,为了让你的人生不再孤寂,那就遵循这一原则——好朋友也要适度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