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鱼
鲻鱼
鲻鱼,在民间又有子鱼、乌头、白眼等诨名。它的身体为细长的纺锤形,头短而宽,嘴唇较厚,鳞片较大,触觉十分灵敏。这种鱼以水底的泥沙或泥中的浮游生物、碎屑、螺类及甲壳类等小型生物为食。
【原文】 《汇苑》〔1〕云:“松江海民于潮泥中凿池。仲春〔2〕于潮水中捕小鲻盈寸者养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3〕,为池鱼之最。其鱼至冬,能牵〔4〕泥自藏。”《本草》云:“此鱼食泥,与百药无忌〔5〕,久食令人肥健。”《神女传》〔6〕载:“介象〔7〕与吴王论鱼味,称鲻鱼为上。乃于殿前作方坎〔8〕,汲水饵〔9〕鲻,鲙〔10〕之。”
《鲻鱼赞》:鲻鱼啖泥,目赤背丰。至冬穴土,性同蛰虫〔11〕。
【注释】
〔1〕《汇苑》:即《异物汇苑》,为记载各种奇珍异物的百科全书,旧题明代王世贞所撰,一说闵文振辑录,作者不详。下同。
〔2〕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3〕腴:肥美。
〔4〕牵:挖掘。
〔5〕与百药无忌:中医语,指鲻鱼和所有药物的药性都不相冲突。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各种食物、药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用药讲究配伍,饮食讲究忌口。
〔6〕《神女传》:一部志怪小说,唐代孙著。
〔7〕介象:三国时期吴国道士。传说他道行高深,吴王孙权曾拜他为师。
〔8〕方坎:方形坑穴。
〔9〕饵:用鱼饵钓鱼。
〔10〕鲙:生鱼片,这里指把鲻鱼切成生鱼片。此处为“脍”的异体字。在汉魏时期,食脍之风盛行。
〔11〕蛰虫:藏身于泥土中过冬的虫豸。
【译文】《汇苑》说:“松江地区的海民在被潮水沤湿的泥地里挖出一个水池。
到农历二月时,便在潮水中捉些一寸多长的小鲻鱼投放到池中养殖。到了秋天,这些鲻鱼就能长到一尺多长。鲻鱼的腹背富含脂肪,是池鱼中味道最鲜美的。每到冬天,这种鱼就会钻进泥中藏起来。”《本草纲目》中说:“这种鱼以淤泥为食,和所有药物的药性皆不相冲突,多吃可以使人健壮。”《神女传》中说:“介象与吴王讨论各种鱼的味道,认为鲻鱼最好吃。介象便在宫殿前挖了一个长方形的土坑,注满水后用鱼饵钓出鲻鱼,然后做成生鱼片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