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家训[1]
《水东日记》
吾平生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2],或偶不相知[3],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4],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5],尤当置之[6]。汝辈但能寡过[7],勿露所长,勿与贵达亲厚[8],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已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9],既不能隐而仕[10],小则谴斥[11],大则死,自是其分[12]。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13],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14],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15],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16],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17],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18],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19]。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20],不应举[21],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22],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心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23],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承先人遗业,家本不至甚乏[24],亦可为中人之产[25],仕宦虽龃龉[26],亦不全在人后。恒素不闲生事[27],又赋分薄[28],俸禄入门[29],旋即耗散[30]。今已悬车[31],目前萧然[32],意甚安之,他人或不谅[33],汝辈固不可欺也。
厚葬于存殁无益[34],古今达人言之已详[35]。余家既贫甚,自无此虑,不待形言[36]。至于棺柩[37],亦当随力[38],四明、临安倭船到时[39],用三十千可得一佳棺[40],念欲办此一事,窘于衣食,亦未能及,终当具之[41]。万一仓卒[42],此即吾治命也[43]。汝等第能谨守[44],勿为人言所摇[45],木入土中,好恶何别耶?
近世出葬,或作香亭、魂亭、寓人、寓马之类[46],一切当屏去。僧徒引导[47],尤非敬佛之意,广召乡邻,又无益死者,徒为重费,皆不须为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48],不以衰钝见鄙[49],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50],恨无繇遍识之耳[51]。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52],旋即乖隔[53],今既屏居不出[54],遂不复有邂逅之期[55],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56],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世之贪夫,谿壑无餍[57],固不足责。至若常人之情,见他人服玩[58],不能不动,亦是一病。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使人歆艳[59],于我何补?如是思之,贪求自息。若夫天性澹然,或学问已到者,固无待此也。
人士有与吾辈行同者[60],虽位有贵贱,交有厚薄,汝辈见之,当极恭逊,已虽高官亦当力请居其下,不然则避去可也。吾少时,见士子有与其父之朋旧同席而剧谈大噱者[61],心切恶之,故不愿汝曹为之也。
吾惟文辞一事,颇得名过其实[62],其馀自勉于善[63],而不见知于人,盖有之矣。初无愿人知之心,故亦无憾,天理不昧[64],后世将有善士[65],使世世有善士,过于富贵多矣,此吾所望于天者也。
诉讼一事,最当谨始[66],使官司公明可恃[67],尚不当为,况官司关节[68],更取货贿[69],或官司虽无心,而其人天资暗弱[70],为吏所使[71],亦何所不至?有是而后悔之,固无及矣。况邻里间所讼,不过侵占地界,逋欠钱物[72],及凶悖陵犯耳[73],姑徐徐谕之[74],勿遽兴讼也[75],若能置而不较,尤善。李参政汉老作其叔父成季墓志云“居乡则以困畏不若人为哲”[76],真达识也[77]。
子孙才分有限[78],无如之何[79],然不可不使读书。贫则教训童稚以给衣食,但书种不绝足矣[80]。若能布衣草履,从事农圃[81],足迹不至城市,弥是佳事[82]。关中村落有魏郑公庄[83],诸孙皆为农,张浮休过之[84],留诗云:“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85]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86],戒之戒之。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87],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88],令熟读经子[89],训以宽厚恭谨[90],勿令与浮薄者游处[91]。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92],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93],各须谨之,毋贻后悔[94]。
点评
所选十三则家训,皆系陆游发自肺腑之言,絮絮不休,如老妪言事,却语重心长,寄意遥深。寡过,躬耕,安贫,薄葬,慎交友,去贪,尊老,为善,息讼,诗书传家,宽厚为怀,于为人处世原则,堪称面面俱到,道出了一位忠厚长者对于自家子弟的由衷之论。真正实践其家训内容谈何容易!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身体力行之难,绝非虚语。
[1] 节选自明叶盛撰《水东日记》卷一五《陆放翁家训》。此家训又名《太史公绪训》,共二十六则。本书选其中十三则。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诗、词、散文,长于史学,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叶盛(1420—1474),字与中,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正统十年(1445)进士,历官兵科给事中、吏部左侍郎。著有《水东日记》《菉竹堂稿》等。《明史》卷一七七有传。
[2] 忌嫉:妒忌,猜忌。
[3] 相知:互相了解。
[4] 谅:体谅;体察。
[5] 中(zhònɡ众)吾过:谓切中我的过错。
[6] 置:搁置;放下。
[7] 寡过:少犯错误。
[8] 贵达:显贵的人。
[9] 弥甚:更加严厉。
[10] 隐:谓隐居。仕:谓出仕为官。
[11] 谴斥:被斥呵之意。
[12] 分(fèn奋):本分。
[13] 苟:如果。奉承:逢迎,阿谀。
[14] 臣节:人臣的节操。
[15] 懦:畏怯软弱。蹈祸难:指勇敢地面对因正直不阿、履行臣节而可能带来的祸难。
[16] 躬耕:亲身从事农业生产。绝仕进:指辞官,不走仕途。
[17] 风俗: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18] 遽(jù具)死:谓立即辞世。
[19] 顾念:眷顾,即垂爱;关注。老妪态:犹言婆婆妈妈般喋喋不休的唠叨。
[20] 杜门穷经:谓关起门来极力钻研儒家经籍。
[21] 应(yìnɡ映)举:参加科举考试。
[22] 荣达:位高显达。
[23] 暇日:空闲的日子。自警:自我警示。
[24] 甚乏:谓极其贫穷。
[25] 中人之产:中等人家的产业。
[26] 仕宦:出仕;为官。龃龉(jǔ yǔ举语):上下齿不相对应。这里谓仕途不顺畅。
[27] 恒素:平时。闲:通:“娴”,指娴习,熟练。生事:指打理日常生活的事务。
[28] 赋分(fèn奋):天赋;资质。
[29] 俸禄:官吏的薪给。
[30] 耗散:损减散失。
[31] 悬车: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32] 萧然:简陋。
[33] 不谅:不相信。《诗·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谅,信也。”
[34] 厚葬:谓不惜财力地经营丧葬。存殁:生存和死亡。这里指活着的人和去世的人。
[35]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36] 形言:表现在言辞上。
[37] 棺柩(jiù旧):指装尸体的棺材。
[38] 随力:谓视自己财力而定。
[39] 四明:即今浙江宁波市,唐宋以来曾是我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以其西南有四明山,故称。临安:即今浙江杭州市。倭船:平底的日本帆船。
[40] 三十千:即三十贯钱。古代千钱为一贯。
[41] 具:备办;准备。
[42] 仓卒(cù促):非常事变。这里用作死亡的婉词。
[43] 治命:与“乱命”相对,指人死前神志清醒时的遗嘱。这里指生前遗言。
[44] 第:只要,但。谨守:谓谨慎守护遗言。
[45] 摇:动摇。
[46] 香亭:内置香炉的结彩小亭,可抬,旧时赛会、出殡用之。魂亭:旧俗出葬时安置死者灵牌的纸亭。寓人:木偶人,古用作陪葬的冥器。寓,通“偶”。寓马:随葬之木偶马。
[47] 僧徒:僧人,僧众。引导:旧时出殡时,僧人在棺前念经超度亡灵。
[48] 佳士:品行或才学优良的人。
[49] 衰钝:衰弱迟钝。见鄙:被人鄙视。
[50] 定交:结为朋友。
[51] 无繇(yóu由):同“无由”,谓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52] 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从容:谓周旋、应酬。
[53] 乖隔:阻隔。
[54] 屏(bǐnɡ丙)居:屏客独居。
[55] 邂逅(xiè hòu谢后):谓不期而遇。
[56] 贮怀:为挂念在心。
[57] 谿壑:山间的沟壑,比喻难以满足的贪欲。无餍(yàn艳):同“无厌”,谓不能满足。
[58] 服玩:服饰器用玩好之物。
[59] 歆(xīn欣)艳:羡慕。
[60] 人士:谓文人,士人。辈行(hánɡ航):辈分,行辈。
[61] 朋旧:朋友故旧。同席:谓参加同一宴席。剧谈:犹畅谈。大噱(jué绝):大笑。
[62] 名过其实:名声超过实际。这里是对自己的文学才能谦虚的说法。
[63] 自勉于善:自己勉励自己向善,做有德之士。
[64] 天理:天道,自然法则。不昧:不晦暗,明亮。
[65] 善士:有德之士。
[66] 谨始:谓慎之于始。
[67] 官司:官府。公明:公正明达。恃:依赖;凭借。
[68] 关节:指暗中行贿勾通官吏的事。
[69] 货贿:贿赂。
[70] 天资:这里谓官府官员的资质。暗弱:昏庸懦弱。
[71] 为吏所使:意谓官员为官府中的小吏、衙役所蒙骗欺瞒。
[72] 逋(bū布阴平)欠:拖欠;短少。
[73] 凶悖(bèi备):凶暴悖逆。悖,昏乱。陵犯:冒犯;侵犯。
[74] 谕:表明,告知。
[75] 遽(jù具):仓猝;匆忙。兴讼:发生诉讼,打官司。
[76] 李参政汉老:即李邴(1085—1146),字汉老,号云龛,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参知政事。谥文肃,后改谥文敏。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参政,即参知政事的简称,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辅助宰相处理政事。叔父成季:即李昭玘(生卒年不详),字成季,钜野人,少与晁补之齐名,为苏轼所知。元丰二年(1079)进士,自号乐静先生。著有《乐静集》三十卷,为其侄李邴所编。《宋史》卷三四七有传。李邴所撰李昭玘的墓志,《全宋文》未见收录,或佚。困畏不若人:语出《庄子·列御寇》:“缘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达。”大意是:处世顺其自然,顺从人意,怯弱谦卑,有这三种品质即可遇事通达。困畏,怯弱。哲:明智;有智慧。
[77] 达识:通达的识见。
[78] 才分(fèn奋):才能;天资。
[79] 无如之何:犹言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
[80] 书种:犹言读书种子,谓世代相承的读书人。
[81] 农圃(pǔ普):耕稼,农耕。
[82] 弥:益;更加。佳事:好事。
[83] 关中:当泛指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魏郑公:即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人,唐政治家,封郑国公,卒于官,谥文贞。著有《魏郑公诗文集》。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魏徵陵墓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
[84] 张浮休:即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85] “留诗云”三句:张舜民《过魏文贞公旧庄》诗:“破屋居人少,柴门春草长。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
[86] 市井小人: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
[87] 后生:后辈,下一代。才锐:才思敏锐。
[88] 简束:约束。
[89] 经子:泛指经史子集四部经典古籍。
[90] 恭谨:恭敬谨慎。
[91] 浮薄:轻薄,不朴实。游处: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彼此生活在一起。
[92] 志趣:志向和情趣。
[93] 药石: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规戒。
[94] 毋贻:不要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