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智慧:担忧和侵入式思维如何帮助我们疗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没有绝对标准,只有相对参照

曾经有无数次我都想在焦虑、冲突或是压力之下放弃,那股莫名的力量令我无法招架。儿子们在打闹,丈夫在和我争吵,有时我还会在心里和自己吵架……整个世界鸡飞狗跳。对了,街边角落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让我心情倍感沉重。痛苦拍动着翅膀,犹如飞蛾一般纷纷朝我扑来,情绪风暴最终演变成阵阵的绝望。我们是如此努力,可却依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魔法棒到底藏在哪里呢?

后来,我们的注意力终于被别的事情牵引开。在关系修复过程中,通常是一个人鼓起勇气主动跳出来示好,而另一个人选择接受。人性的脆弱最终使我们对一切未知选择了隐忍和接受。这让我不禁想起里尔克[1](Rilke)信中的名句:

“待内心之惑以耐心,以探索隐秘与天书之念去热爱它们。不必急于求解,一切只有在经历之后方见分晓。请谨记,感受所有,直面问题,假以时日,答案便会在不知不觉间自见真章。”

人们总是期望轻松愉快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因而也就平添了很多烦恼。生活实苦,尤其是人际往来,它似乎触动了所有潜藏的恶魔、尘封的情结以及隐忍未发的泪水,它们不仅蛰伏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还躲藏在父母那束之高阁、尘封已久的过去里。可人际往来要求我们必须打起精神面对这一切。比如,当我们不想亲吻伴侣时,我们会自我怀疑;当孩子陷入麻烦时,我们会苦恼;当朋友对我们不理不睬时,我们会焦灼不安。我们想要寻求答案,最后却总是自我感觉很糟。这时,内心有个声音会吸引我们:“听我说,你的孩子或者生活一定会无忧无虑、轻松愉快的。”

想要安然处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要调整好心态。要明白,每一次的心灵交融都是一个小小的奇迹:我们向彼此敞开心扉、共同感受,然后慢慢靠近;孩子们发现有趣的游戏,并因此感到快乐无比;友谊之船历经数年却从未动摇——所有这些都是爱的象征。想要让心与心彼此靠近,有很多种机会:当恐惧、嫉妒或其他负面情绪将他人阻隔于你的心门之外时,当两颗敞开的心在浩瀚时空中激情碰撞时,当你对亲吻的渴望与我的渴望同频时——这一切,都是恩典的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未经雕琢,天然而成:你、我、伴侣、朋友,还有我们的孩子。即便那些被我们奉为圣人的偶像,如特蕾莎修女[2](Mother Teresa)、耶稣基督等,也曾是或者一直是最真实的存在。只是,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多年的潜心修行之下,他们已然能够以博爱和共情来拥抱最真实的自我。相比大众,他们基本能做到波澜不惊。即便他们偶有心绪涌动,也能以好奇心来面对所有的波折。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拥有这样的能力,只是还需假以时日不断修行和练习,才能将其挖掘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因此那些深植于所谓“正常”标准和幸福期望中的各类攀比,往好了说是毫无益处的,往坏了说则是非常危险的。想要从中解脱,关键就是要活在当下并热爱生活。它意味着要认识到人生没有终点,一切都在不断完善之中。与其将自己搓圆捏扁,迎合大众文化中那难以企及的期望和标准,倒不如学着给予自己更多的关爱,如此,才能在这灿烂多彩而又波折多舛的星球上不断前行。

[1] 里尔克(1875—1926):赖纳·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作家,被誉为“自歌德、赫尔德林之后最伟大的德语诗人”。除了诗,他的书信也大多是精致隽永的美文,对人生、艺术、爱情、命运等娓娓道来,朴素亲切,代表作品有《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Poet)等。——译者注

[2] 特蕾莎修女(1910—1997):著名慈善工作者,1910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18岁时前往印度,后来创立了慈善组织,从此终身致力于帮助贫苦人民。她先后在印度及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孤儿院和青年中心,用其人格魅力、精神力量和纯粹的心灵,为全世界树立了爱与美的榜样。——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