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走近转变
不切实际的期望和错误的观念常导致羞耻感,进而令焦虑恶化。文化预期告诉我们,不应为生活中的琐碎过失而忧虑、难过(很少有人会注意或探讨这些细微瞬间),但我们内心深处总是会埋下自我怀疑和羞愧的种子。它们忐忑着:“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周末欢呼雀跃,我却感到难过和害怕,所以我想一定是我的问题”,或是“每到周日晚上我的胃就很不舒服,可谁也没有问过我,所以肯定是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一旦“我错了”成为内心对话的常用字眼,那么也就离焦虑找上门不远了。
社会文化总是迫切期待更多有关突出的进步或是微妙的变化的声音。在某些时刻,比如从悬崖俯视大海或在午后等待黄昏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无力的空虚感。对此,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逃离——去找个东西或是找个人把它弄走。但如果我们知道这种空虚感是正常的,并隐约知道到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难过,便会很自然地坐下来调整呼吸,直到一切平息,进而心满意足。但如果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便会陷入最初的羞愧和焦虑模式。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细微时刻,关注和找寻由此引发的诸多情绪变化吧。这其中每年都能震撼我心的,首先是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以及夏秋季节的更迭。如果我没有注意这些变化,它们便会以焦虑的形式卷土重来。但如果我能切实感受并欣赏这一年一度的微妙变化,我便能在生命的长河中继续快乐前行。
时光荏苒
灯光暗下,时光荏苒,我的大儿子已经10岁,再也不是小婴儿了,而怀孕生子的日子亦成为过往。排队结账时我看到一名孕妇,然后便突然回想起11年前我怀孕时的情形:那时的我充满希望与爱,正觉得所有事都新鲜和令人兴奋。当然,那时候也有痛苦,但是现在,快乐和期望从过去飞到我的面前,带给我一层新的认知,即生命的一个阶段已经结束。啊,这就是生活吧。啊,敏感的内心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延续的感触是如此敏锐。
灯光暗下,时光荏苒,这周我的生日到了。当逝去的岁月换来的是更多的智慧与淡定,为什么生日还要悲伤呢?生日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有抛却过去才能迎接未来。生死更迭是转变之必然法则,也是每段旅程中的必然。只是每年我都会为岁月的改变,为这逝去的时刻感到难过。
“这个时刻令人忧伤,”我丈夫说道,“但也充满魅力。”他那艺术家的心灵里也泛起了阵阵的忧伤。相比之下,他比我更喜欢这正在逝去的时刻,因为时间一到,我便会迎来新生。荣格派心理分析师玛丽昂·伍德曼[1](Marion Woodman)曾说,我们经历转变的过程犹如降临世界的过程一样艰难而又复杂(比如臀位、延后、剖腹、顺产等)。另外,我们的心灵也会因出生的月份而各有不同。有人喜欢黑暗,即便与世隔绝数月也依然能轻松自在。我也是,只不过我是通过不断努力、不断修行才做到的。
“这是个失去的时刻,”丈夫说道,他用我教别人时说过的话来提醒我。旧日逝去的一切沉淀在了记忆的深处。他失去了父亲,我失去了祖母。祖母的生日也在这周。我很想念她。此时此刻,我能感觉到她的靠近。闭上眼睛,我能看到她种的那些玫瑰,看到她在门口迎接我,看到她明亮的微笑。我品尝着她剁碎的四季豆、烤鸡肉和用刚从祖父花园里摘来的蔬菜做成的沙拉。她是我的天使,一直都是。
我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倾听他们的悲欢离合:祖父去世、关系破裂、父母过世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此所有人都必须忍受失去,因为这就是生活。对于能够适应转变的人而言,时间变化是入口,他们将自己搓圆捏扁,从中穿过,不断扭动、不断挣扎。
缓解不适亦有一法,它是自然-心灵-精神赋予我们的治疗失去的良药——悲伤。当看到光线转暗,我开始感到内心空虚;可当如雨泪水落在心田,空虚就变成了满足。我哭泣、写作,然后开始着眼于现实。大自然从来都不争不抢。四季更迭,岁月变迁,无论人类在这奇妙而又美丽的星球上做什么,都不会改变自然法则。她总是教导我们要遵循自然的完美节奏:当我们软弱伤心时,我们应留出充足时间,稍做停顿,然后让眼泪涌出和释放,如此便有机会关注内心、关注悲伤。温暖、活跃、光照充足的季节里,人们不会轻易悲伤。而现在光照减少,意味着我们应该开始关注内在自我,依偎在那些神圣的脆弱之地,容许空虚停驻,然后为明年春天的生机勃发播撒下生命的种子。一旦我们拥抱黑暗,而不是逃离,就会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因为只要我们敢于面对,便能将空虚变为满足,将焦虑时刻变为黄金时刻。
周日焦虑
很多人都经历过周日焦虑:孩子要上学,大人要上班,一想到周一必须开始那令人焦虑的生活,或一想起之前充满焦虑情绪的生活,我们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很多年前有位来访者对此尤为焦虑。不过她没有选择直面问题,而是将焦虑投射到伴侣身上。她一边在心里哼唱着老掉牙的歌曲《不够》(Not Enough),一边分析彼此的关系(“我们的交流充分吗”)、分析他的脸(“他是否足够可爱”)、分析自己(“我可以吗”)。最后,她终于意识到这是高度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她的自我意识正四处扫射,寻找着潜在的危机。
我们后来聊了很久,我鼓励她给自己的周日焦虑取个名字,最好用一个数十年来一直伴她左右的人作为它的名字。现在,是时候把焦虑从隐蔽之处请出来,让它变得更加真实了,这样它就不必通过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来引人注意了。我鼓励这位来访者先发制人,即下个周日不要等焦虑来播放《不够》这首歌曲,而是大大方方从“前门”邀其入内。然后她便可以直接与其对话,问出其潜在需求。对话可以由内在的慈爱父母引导。那要不要穿越时空,回到儿时那令人痛苦的周日呢?明天就要上学了呀!是否需要内在慈爱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一起坐在床边,靠近彼此,孩子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并在哭泣时将头伏在想象中充满慈爱的肩膀上呢?当这位来访者找到自己周日焦虑的根源,并与其对话时,焦虑便逐渐转化为其核心需求——需要时间和空间来重温过去的悲伤和孤独。直到这时,她的投射才终于消失了。
探索这些未知领域,并在周日傍晚这个转变的时刻将问题剖析、呈现,需要极大的勇气。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也需要勇气。而成为与自己对话的朋友,在感觉无法独自承受巨大痛苦时,帮助抚平伤痛、慰藉内心,则需要很多的勇气。
晨起焦虑
我们都知道“孕妇晨吐”,但却很少有人提及另一个常见问题——晨起焦虑。我那些深陷焦虑的来访者和课程学员是这样描述的:早上醒来胃部不适,吃不下东西,害怕又要在焦虑中度过一天。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焦虑一大早就来敲门?
清晨是介于黑夜与白天的脆弱的转变时刻,此时的我们深处于两种状态之间,即梦境发生的潜意识和白天的意识之间。这一感觉阈限的特点是脆弱、失控、迷茫和不确定,那感觉就像是我们熟悉的生活一下子消失,而我们在苍茫大海游离漂泊,手里连个指南针或方向舵都没有。
在清晨,我们能卸下平日心防,靠近心灵之门。清晨是柔软、缓缓流动和往复环绕的。那一刻,大脑清明,而柔软会带来创造力和精神源泉,比如美妙的诗行或是绝妙的灵感会从内心涌出。神秘的面纱会被揭开,我们终将得见事物的本来面貌。
如果我们正处于焦虑状态,那么这个时间段能让我们在繁忙的一天中有机会心无旁骛地认识焦虑。在安静的清晨,焦虑的信号——平常喧嚣忙碌时可能会猛烈撞击心门——只需轻轻叩门便可聆听。面对焦虑,人的习惯性反应往往是逃避,因此对于晨起焦虑,常见的建议是赶紧起床、赶快行动、不要多想。这与感觉不适或情绪低落时得到的建议一样,都是忍住、起床、行动、锻炼、冲澡,然后开始忙碌的一天。
对此,我的建议是:鼓起勇气,穿过清晨幽暗之门,然后以好奇心去探索焦虑。要时刻提醒自己,焦虑往往承载着某个信息,它来到这里是为了教会我们一些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试图忽略它,它便会以侵入式思维或其他相应的身体表征来纠缠不休。既然无法逃避,那么不妨去拥抱它吧。
在我的记忆深处,我的床头总是放着一本日记。当我开始做梦、进行清晨冥想并迷失于时间之海时,我便开始写作。当一天的生活开启,我会努力关注内心,于是接下来的一整天我便会在平静中慢慢度过。二十几岁时,我一直在通过某种方式来关注内心、关爱心灵,并以此来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直面内心需要很大的勇气,尤其还要应对挡在前面的重重焦虑。可无论如何,请一定记住:如果做不到爱护自我、呵护自我,那么焦虑便会想办法找上门,比如通过越来越令人恐慌的侵入式思维,或是其他令人不适的症状。但如果我们直面恐惧,而不是坐以待毙,便能朝着培养内在父母和减少焦虑控制再前进一大步。
清晨的焦虑探索会为你带来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练习
直面转变时的裂隙中的问题
在每日开始或结束时,请远离平板电脑、手机和人群,花5分钟时间独处一会儿吧。让自己暂停、驻足,停留在意识与潜意识、阴与阳之间。如果发现渴望或悲伤通过转变时的裂隙进入了自我意识,那么请不要将其一把推开,而要努力地靠近它、了解它。请注意自我意识此时是如何做出回应的,然后将所有注意力悄然转移其上,仿若它是仙女或瑰宝。
在这特定的感觉阈限,请相信自己的身体反应:我们可能会想做些柔和的瑜伽;可能会想跳舞;可能会想打开窗户,坐在窗边倾听微风低语或是仰望浩瀚星空;也可能会眼望明月,流连忘返。
而如若你恰在仰望夜空,那就请仔细感受来自月亮的启示吧。我们兴许会想起一首诗,抑或是想要画一幅画。循着内心那些呼之欲出的感受,来关注内心真实的渴望,并重视那些从潜意识浮现到意识中的画面吧。即便很累,确实“应该”赶紧上床睡觉,也一定要想办法把内心情绪表达出来。写作、绘画、跳舞、调节呼吸,甚至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就连窗边你沐浴在月光下的剪影,也是对神圣的表达。简单做自己就足矣。
[1] 玛丽昂·伍德曼(1928—2018):加拿大作家、荣格派心理分析师、女性心理学领域最广为人知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骨:向死而生》(Bone:Dying into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