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即算法、决策与分形
看待企业本质视角的不同,会影响我们解决企业规模化问题的策略。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就是比市场更好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而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健康规模的边界。在这种视角下,管理就是通过组织、计划、指导、实施、控制等过程,优化配置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就企业的本质而言,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而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释放每个人的善意和固有的潜能,创造顾客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选择不同的视角来看企业的本质,会使企业家和领导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透过科斯的视角,管理者会关注到体系、流程、激励、内部定价机制等管理技术手段,把人视为一种输入到体系中的资源。透过德鲁克的视角,管理者会关注到创造客户价值、激发员工潜能、营造自由的文化,在管控流程上会更柔性,会把人当人,人是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生命体。
为了理解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规模化,我提出了一个企业本质的新视角:企业即算法。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指出,生物体只是基因用来自我延续的载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基因就是一组核心算法,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包括通过学习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如果我们把企业看成一个生物体,那么每个员工就类似一个细胞。组织有自己的基因,形成各种决策并加以执行,那么,组织行为就是自身基因的外在表现。
选用“算法”一词而不是“基因”来描述企业的深层规律,是因为基因这个概念隐含着先天预设、难以改变的意味,而算法一词则意味着可以通过一定方法去理解、解构、学习、迭代。与企业基因相比,企业算法更能抓住企业快速变化和成长的本质,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管理的现实和周期。
在企业即算法的视角下,管理即决策。人的行动,都是先由神经系统做决策,再由骨骼和肌肉系统来执行。组织也是如此,先决策再执行,不同的是,在执行时也需要在团队和个人层面做无数小决策,才能最后转化为实际的物理行动。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就从决策的角度探讨了管理,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管理即决策”的理念在中国当前的管理实践和讨论中似乎并不充分。
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后,都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会有专业的标准、流程、工具、方法等来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但对于决策质量,虽然大家都知道它很重要,却很少有企业像对待产品质量一样建立专业体系来持续提升。投资机构在这个方面做得最好,因为每个投资决策都是真金白银,决策就是它们的核心业务流程。所以,优秀的投资者在这个领域都有精深的研究,比如巴菲特与查理·芒格、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量子基金的索罗斯、高瓴资本的张磊等,都有关于决策的极具洞察力和系统性的著作。房地产行业在这一点上与投资类似,在每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都有一系列涉及重大利益的决策点。
其实,任何企业高层、部门和业务领头人所做的决策,都会对团队和业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值得在提高决策质量上做重大投入。管理者平时需要持续思考企业是否在做出最优决策、主要的障碍有哪些、如何改进。障碍可以是技术性的,如流程、权责、协作方法,也可以是心态上的,如企业价值观、激励导向、人际关系、个人偏见。管理者可以通过复盘来升级迭代企业算法,让下一个决策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结果更好。这样的话,组织进化速度会更快,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为什么企业即算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规模增长的瓶颈?这要从一个基本的数学概念说起,即自相似分形。
自相似分形由数学家本华·曼德博(Benoit B. Mandelbrot)首先提出,他发现自然界存在局部形状和整体形状相似的现象,如树枝、西兰花的花冠、雪花、人体血管结构、连绵的山脉、河流的分支、海岸线等。在现代社会中,城市供水网络、电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等也是分形的。
这个原理在计算机绘图、电影领域应用广泛。按照一定规则不断重复调用同一个简单的算法就可以画出大物体,比如通过重复“一个树枝长出三个分枝”的算法就可以画出一棵大树(见图2-1)。
2017年,研究复杂性的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Geoffrey West)出版了《规模》一书,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维持生命的网络都具有自相似分形的特点。依据生物进化中能耗最低、效率最高者胜出的原则,他的理论揭示出分形是自然界解决规模、韧性、效率之间优化问题的一种方法。韦斯特还简单分析了企业的成长和规模,注意到企业的组织架构往往有自相似性,但是由于缺乏更详细的数据,无法以物理学家的标准进行研究。
图2-1 自相似分形示意图
按照科斯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一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外部交易,另一种是企业配置资源的内部协作。当内部协作成本高于外部交易成本时,就应该考虑通过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规模的增长会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效应,一种是我们常说的规模效应,即规模会提高效率和议价能力,导致成本降低;另一种是规模会导致管理复杂性上升,提高协作成本。当管理复杂性带来的成本上升大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降低时,这时企业就会到达规模的边界。相反,如果能有效减缓管理复杂性带来的成本增加,企业就能够继续成长。
根据生命体的自然选择机制和计算机算法的原理,我提出一个假想:如果企业有一组简洁的企业算法来优化自身管理决策,按照自相似分形逻辑,来生长出不同层级的组织单元,就可以实现有竞争力的强大规模,突破规模瓶颈。
也许,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审美。
企业算法本质上是一种优化算法,帮助管理者和员工根据要实现的目标来做出高质量决策。用数学概念描述的话,优化算法包括几个部分:
1.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建立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可以描述为y=f(x0,x1,x2,…,xn,t),其中t是时间。企业算法的变量中一定要包括时间,在成功企业的算法中,时间的价值以复利形式体现。一个企业的目标,长期来看是企业愿景,中期来看是未来三年的利润、资本回报率等。
2.约束条件。约束条件规定在优化目标函数时必须遵守的边界,如合法合规、零事故率等。
3.一组输入变量的初始值x0。代入到目标函数后能产生一个y0值,同时也要验证其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这组初始值往往不是最优解,否则就像高尔夫球一杆进洞,非常幸运。在企业管理中,这组初始值往往是根据经验或行业对标等方法得出的。
4.产生下一组变量的一种算法。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通过复盘、研讨、专题研究、行业交流等产生下一组变量。
5.比较第4步变量得出的目标函数y1和第3步得出的目标函数y0。
6.重复第3步到第5步N次,如果连续两次之间的目标函数值差距小到一定程度,并且满足约束条件,就可以结束优化。如果经过许多轮(轮数越多,成本越高)还无法结束(算法不收敛),这个优化问题用这种算法就是无解的,那么可以考虑通过修改目标、约束条件、算法来调整。
上述优化思路,在技术性强的专业领域很容易理解,比如产品设计要比较多个方案。对于企业中更为复杂的问题,如战略决策、投资决策、人员决策等,在解决过程中其实也符合上述描述:比较多种方案带来的结果,从中选择收益、成本、风险最满意的方案(很难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
我们只需要理解优化算法的基本逻辑,就可以得出任何管理决策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可以借鉴经验,但是不能只依赖经验;要有至少两个方案,才有优化的可能;必须持续迭代算法。
[1]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 西蒙.管理行为(珍藏版)[M].詹正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韦斯特.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M].张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4] 韦斯特.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M].张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