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重山令

赋潭州红梅[1]

人绕湘皋月坠时[2],斜横花树小[3],浸愁漪[4]。一春幽事有谁知[5]?东风冷,香远茜裙归[6]

鸥去昔游非[7],遥怜花可可[8],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9],相思血,都沁绿筠[10]枝。

【解读】

潭州(今湖南长沙)盛产红梅,由以“潭州红”闻名于世。本词题序曰“赋潭州红梅”,咏梅又兼此地情景,意味深远。

“人绕湘皋月坠时”,一个“绕”字,引出读者一重疑问:绕者,徘徊,盘桓,如此美景,不悠然玩赏,为何盘桓如此?白石《玉梅令》词曾有“拚一日、绕花千转”句,此“绕”是否彼处之“绕”?人的“绕”正值“月坠”之“坠”,其间所寓含的情景意味,十分丰富。宋人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近黄昏”,几成词坛咏梅之绝唱,文人赏梅,多赏其横斜之姿,清瘦摇曳,自成风韵。白石此处也用“斜横”写梅,却接“花树小”三字,写出潭州红梅外部形象的娇小玲珑。“浸愁漪”一句尤其词境高妙,林逋诗句写梅影映照水面,白石词句则写花树之影浸泡水中,各有韵致。“浸愁漪”以水纹状心愁,是比拟,“一春幽事有谁知?”是直写。“东风冷,香远茜裙归”,“冷”字一语双关,天若有情天亦老,东风何尝有怜香惜玉之情?“茜裙”乃红裙,“归”字落笔含蓄,意味深长,“归”有“回”的意蕴,一个“归”字,耐人寻味。

“鸥去昔游非”,下阕起笔如同电影镜头的忽然转换,视野顿然开阔。鸥去必临江畔,虽则重新起笔,却如上阕首句“人绕湘皋”暗中相合,前后呼应。遥望江鸥,视线从方才的红梅近景一下子沿江伸展开去,辽远畅阔。“遥怜花可可,梦依依”,“可可”二字柔情万种,与花树之“小”遥相呼应,“依依”一语,缠绵温存,仿佛一涉思念,七尺男儿也不胜缱绻多情了。“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三句,构思奇崛,一语多关,仿佛湘妃竹上的斑斑点点不仅是珠泪化作,却是点点血泪染成,白石以娥皇、女英的传说写梅,以血喻梅,构思已经出神入化,何况以娥皇、女英暗喻合肥恋人与自己的相思情意,感人更深。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有言:“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馀言外。……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张炎《词源》卷下亦早有言曰:“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白石此词,可为例证。


[1] 潭州:宋代州名,荆湖南路的治所,即今湖南长沙。红梅:[宋]范成大《梅谱》:“红梅标格是梅,而繁密则如杏。其种来自闽、湘,有‘福州红’、‘潭州红’、‘邵武红’等号。”

[2] 湘皋:湘江岸边的坡地。皋,水边的高地。

[3] 斜横:梅花枝疏疏落落的样子。[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

[4] 浸愁漪:像是浸泡在愁苦的湘水中。

[5] 幽事:此指心事、恋情。

[6] 茜裙:红色的裙子,此处暗喻红梅的花瓣,也代指美丽的女子。茜,大红的颜色。

[7] 鸥:一种水鸟。与鸥作伴,常用来作为古人隐居的比喻。

[8] 可可:隐约,依稀;一说,惹人怜爱的样子。

[9] 九疑:即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南。因山有九峰,皆相似而得名。断魂啼:相传帝舜南巡,死于九嶷山并葬于此,其二妃娥皇、女英闻讯赶来奔丧,痛哭于湘水之滨,传说她们悼哭舜的眼泪染潇湘竹而成斑。后二人伤心而绝,投湘水而死。故事见于[南朝]任昉《述异记》。

[10] 绿筠(yún云):翠绿的竹子。筠,竹子的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