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塔形”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塔形”模式,也叫作科层制,或者叫作官僚等级制,最大弊端是不能打造企业有机体,从而不能使我们看清企业的商品买卖与盈利获得过程。
一 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一)“塔形”结构
“塔形”模式如图2-2所示。
在“塔形”结构中,是看不见企业运行轨道的,也看不见企业的商品买卖与盈利过程。这不利于保障企业商品买卖顺利进行与企业获得利润,更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二)点动机制
“塔形”模式的运行机制是以领导命令为动力的点动机制。“塔形”模式的点动机制如图2-3所示。
图2-2 “塔形”结构
“塔形”模式的点动机制是一种纵向运行机制,信息只能纵向传递,不能横向传递。例如,在图2-3中,企业运行动力就来自总经理,信息只能在上下级之间纵向传递,不能横向传递。
图2-3 点动机制
注:箭头线表示指挥与汇报系统。
在“塔形”模式中,总经理对企业的管理就像弹钢琴,点一下动一下,不点就不动。
二 特点、优点与缺点
(一)特点
“塔形”模式的特点是以权力为中心并执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1.以权力为中心
“塔形”模式具体表现为以权力为中心的纽带作用。例如,在图2-2中,总经理是权力中心,整个组织以总经理为纽带连接在一起。
2.严格的等级制度
“塔形”模式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表现为严格的等级界限。在图2-3中,上下级之间就存在严格的等级界限,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服从上级。
(二)优点
“塔形”模式的优点是重视分工,包括重视纵向分工与横向分工。
1.纵向分工
“塔形”模式重视纵向分工的具体表现是分为不同管理层级。例如,在图2-2中,管理层级十分清晰:总经理是上级,其他部门是下级。
2.横向分工
“塔形”模式重视横向分工的具体表现是分为不同业务部门。例如,在图2-2中,可分为销售部、生产部、供应部与财务部等不同业务部门。
(三)缺点
“塔形”模式的缺点是不重视协作。
1.没有横向联系
在“塔形”模式中,部门之间没有横向联系。例如,在图2-2中,销售部、生产部、供应部、财务部与行政部之间就没有横向的直接联系。
2.不能直接进行信息传递
在“塔形”模式中,部门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信息传递。例如,在图2-3中,销售部的信息要传递给生产部,就不能直接传递,必须先向上传递给总经理,然后,由总经理向下传递给生产部;反之亦然,生产部的信息要传递给销售部,也不能直接传递,也必须先向上传递给总经理,然后,由总经理向下传递给销售部。
3.难以搞好工作配合
在“塔形”模式中,部门之间难以搞好工作配合,因为看不见配合目的。例如,在图2-3中,销售部与生产部之间,生产部与供应部之间。
三 发展趋势
“塔形”模式是20世纪的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走向衰落。
(一)20世纪的管理模式
从发展历程看,“塔形”模式是20世纪的管理模式,诞生于20世纪初,盛行于20世纪中叶,衰退于20世纪末。该模式由德国人韦伯提出,是一种以权力为中心的制度化、程序化和专业化组织理论,突破了家长制管理形式,在20世纪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进步。
(二)工业经济的管理模式
从诞生背景看,“塔形”模式是工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商品供不应求的时代,企业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生产更多产品赚取更多利润。
(三)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
从组织结构看,“塔形”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整个组织纵向呈条,横向呈块。这种条块分割不利于组织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应变,也不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走向衰落
从发展趋势看,“塔形”模式必然走向衰落。“塔形”模式是一种重视分工不重视协作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塔形”模式的固有弊端,就是必然导致企业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窝里斗”与内耗等现象。
当然,“塔形”模式的衰落,标志着其历史使命的完成,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产品更加丰富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