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修辞学视角下的夸张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广义修辞学的学科建设价值与局限

(一)广义修辞学的学科意识和学术关怀

从初版《广义修辞学》代结语“为狭义修辞学说几句话”,到《中国修辞学学科发展忧思》、《修辞学研究突围:从倾斜的平台到共享学术空间》、《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序》、《修辞学大视野·序》、修订版《广义修辞学》余论“基于修辞学科交叉性质的观察与思考”、《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前言》,再到近几年“望道修辞论坛”的大会报告[27],持续流贯的学科意识和学术关怀,读者和听众都感受得到。其间的内涵主要为以下几点。

1.重建学科形象

《广义修辞学演讲录·自序》明确告白:“选入本书的演讲内容,侧重问题驱动和话题提炼过程中贯穿的学科意识,以及对修辞学科人力资源和学术资源的分析,审视学科生态环境,修复学科信心,重建学科形象,希望为推动中国修辞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提供个人的观察、思考与探索实践。”[28]

怎样才能重建学科形象呢?该书上篇《全球视野:中国修辞学研究学术观察与思考》给出了如下回答:

研究团队和个体要在观察、分析全球化的修辞消费市场和修辞运作空间的前提下,以跨国视野关注国内外同类研究,把握域外修辞学研究的学术走向,消化外部智慧,结合本土修辞学科特点,在继承的基础上,释放研究主体的创造性能量。这是拒绝学科萎缩、保持学科血脉强劲、推动学科向着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地不断开发的最具活力的因素。

融入全球格局不是中国修辞学的自我迷失,不是中国学术的洋务运动,不是操持西方强势话语的概念范畴,用汉语语例验证外国学者的理论预设和导向,为西方的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开出国产证明。

中国修辞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和谐构建,不可以割断本土学脉,也不可以失去表述汉语修辞特征的学术话语。对汉语事实的深度观察和深度解释,是推助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全球视野的前提,失去这个前提,将导致中国文化软实力竞争在全球格局中的颓势甚至缺席。[29]

这份学术自觉,为重建修辞学科形象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传递着价值取向鲜明的学者之思。

2.搭建学科成果共享平台

《广义修辞学演讲录》推助中国修辞学学科建设层级化的兼容之路,《问题驱动的广义修辞论》倡扬“问题意识驱动话题提炼”的学科认知,引领带有鲜明栏目宗旨“汇聚多学科的学术智慧”的“修辞学大视野”走上层级化兼容之路的一种实践探索。

2.1立足于修辞学归属于语言学的学科事实,主张修辞学研究兼容语言学的学术优长、整合语言研究的科学化方法。由修辞学所在三级学科向所属二级学科语言学相关领域扩容[30],在这一层级,“修辞学大视野”和《当代修辞学》刊发的成果构成某种意义上的学术互文性。

“修辞学大视野”专栏刊发多篇运用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成果,如:《古代书论审美语词“气”之语义分析与溯源》《网络新词“败”的形成与发展:汉语同形语素的感染生成及修辞解释》《论修辞幻象在“副+名”组合中的生成与呈现》《修辞学倒装研究与语法学易位研究》《“语法三个世界”研究和修辞关联》《汉语面称的不对称性及其缺位的语用研究》等。2012年第4期集中刊发“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专题成果4篇,《新“被+X”结构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意图》《当代汉语临时范畴化强加模式:认知与修辞动因》《接受修辞视角下的“副+名”分析》《比喻辞格的句法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针对主持人提出的“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在学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如何互相吸纳、互相诠释”疑问,专栏用研究成果给出了不同角度的观察与解释。

《当代修辞学》自2010年改版以来,分别刊登了“望道修辞学论坛”系列论文,并以“流行语”“方言中的修辞”“互文与修辞”“话语篇章修辞”等为专题,刊发大量汲取语言学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研究成果。

坚守10年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修辞学大视野”入选2011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与改版后的《当代修辞学》并肩携手,展示修辞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修辞学研究的当代转型。

2.2立足于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主张修辞学由所属二级学科向上位层次扩容,兼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学术优长、整合相关学科有解释力的研究方法,进而向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相关领域扩容。[31]

在这一层级,“修辞学大视野”和《当代修辞学》刊发的成果,偶有邂逅。如“修辞学大视野”主持人之一谭学纯先后在“修辞学大视野”专栏主持“修辞和历史叙事”专题,应邀以书面形式参加《当代修辞学》刊物所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修辞学沙龙“修辞学和历史学对话”的讨论。同时在“修辞学大视野”专栏和《当代修辞学》主持“文学修辞研究”专题。

“修辞学大视野”专栏部分属于广义修辞学团队作者的文学修辞研究成果,也流向国内其他CSSCI期刊,如连晓霞、肖翠云、肖莉、潘红、高群、朱玲、谭学纯等,共同彰显学科兼容的文学修辞研究理念。[32]

“修辞学大视野”栏目还把修辞研究从话语层面延伸到行为层面,呼应2007年6月南开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联合举办的“汉语与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第3期发表《汉语与明清诗学中的主题学方法》《短篇小说的兴起与中国小说修辞的现代转型》《“个性主义”文学的语言观与现代汉语形成期的修辞观》《元小说“碎片化”写作:颠覆传统叙述的整体性模式》四篇文章,为改变汉语研究和中国文学研究各自为政的状况,提供了减少学科阻隔的学术参照。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学科的“修辞学转向”,就其性质来说,实为“广义修辞学转向”,研究成果见于国内相关学科的高端刊物,成果流向《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学术月刊》《文史哲》《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话语平台,此外国内一些高校的博士、硕士论文中,“广义修辞学”是关键词。这表明广义修辞学学术互文性的场域在扩大,同时体现了一种趋势:广义修辞学正在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尽管目前还比较松散,还只是雏形。

3.尊重思想的权利

《广义修辞学》作者尊重不同的修辞观,《广义修辞学演讲录》强调尊重修辞观论争中不同的话语权,即尊重思想的“在场”,尊重学术对话的平等规则。研究生被要求阅读与自己修辞观不同的学术著作,完成的作业也会因为怀疑精神受到褒扬。即使自己不完全赞同的观点,如“夸张是一种构式”,这类挑战性的探索,也鼓励学生尝试求解[33]。而质疑广义修辞学作者修辞观的学生作业,则得到同类作业的最高分,并被作为附录,收入作者著作。“我把你的质疑和我的评析意见当作对话中的不同声音。我想,不管是你说服了我,或是我说服了你,抑或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这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思想碰撞的过程。”[34]现实中具有强势身份的老师与弱势身份的学生,凭借学术对话,在学术语境中获得平等。此种做法,维护了学术对话的客观与公正,弘扬了自由之思的学术关怀,保护了修辞学科的人力资源,储备了修辞学科学术接力的动能。

(二)广义修辞学的局限及自我认知

《广义修辞学》作者曾经立场鲜明地指出:一部学术史,其实就是发现局限和超越局限的认识更新史和价值修正史。不管是单个文本的学术思考还是整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一种未完成的建构。缺失的,会有新的补足;断裂的,会有新的接续;舛谬的,会有新的修正。如果学术评价进入良性运作的话语空间,局限通常不会处于匿名状态。对此,作者直谏学术界——《学术批评:找回无需避讳的“局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健全的学术批评本不应该“缺席”的局限,好像正在成为批评话语中色彩黯淡的异数,成为一个很容易刺激非学术敏感的字眼。局限和与局限语义相关的话语谱系,在善意的规避和种种复杂的心理中,变得微妙起来。学术评价或出于某种现实的压力或出于某种遥远的期待,有意无意地描绘零局限的修辞幻象。

一方面,批评话语显在的语义指涉是文本,隐在的语义指涉是人,这是学术批评慎言局限的参照指标。

另一方面,坦言局限而与批评对象交恶的教训,警示着局限之类的话语生成。

一些迹象表明,在显示批评活力的话语空间,发现局限的眼睛进入了休眠状态。言及局限,批评便失语。

我在“局限”隐匿的批评语境中与这个久违了的词相遇,当我读到《修辞学习》2003年第1期林界军先生《“广义”的意义——〈广义修辞学〉的价值与局限》一文时,作为《广义修辞学》的作者之一,我的第一反应是:寻找林界军。[35]

作者寻找的,是正在失落的、正视局限的学术关怀。

正视局限,对被批评者来说,需要走出脆弱的自尊。“如果批评者发现作者很脆弱,他可能不会再去触碰作者脆弱的自尊,但同时作者也走进了真空包装,陷入自我沉醉的修辞幻象。”[36]

“有局限,才有超越局限的攻坚。承认局限,也即承认认知无极限。”[37]

从呼吁《学术批评:找回无需避讳的“局限”》,到《广义修辞学演讲录》自觉走出“作者脆弱的自尊”,走出“自我沉醉的修辞幻象”,在正视自身局限的不断修正与开放性建构中,续写着学术研究“发现局限和超越局限的认识更新史和价值修正史”。[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