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亳州太清宫令旨碑(1257年)
长生天底气力里蒙哥皇帝福荫里海都太子令旨:
张元帅①俺根底奏告来,中都城里住底掌教张真人②、北京城里住底张真人③、王真人④、恁三个根底亳州有底太清宫里圣贤(缺),恁每圣贤底大宫阙见坏□也。(缺)这般说有。恁四个商议者。大圣贤底宫阙坏□也,这般上,凭根底倚付将去也。张(缺)众先生每尊长,蒙哥皇帝不倚付你来那甚么。这(缺)阙修盖了呵⑤,与蒙哥皇帝根底并俺每根底祝延祈(缺)。恁住持那甚么□道与黄河那(缺)底把军官每、管民官每、达鲁花(缺)行踏底军每,圣贤宫阙修盖(缺)休得搔扰者,休得强夺物件者。(缺)夺呵,怎生般教修盖底起,怎生(缺)祈福底成就。那底每这令旨听了已后搔扰呵,将那搔扰(缺)元帅于俺根底说来者,那宫阙(缺)里头教张元帅添气力护持者⑥。俺每文字⑦。
丁巳年□月初□日。彻彻里哥剌哈有底时分□来⑧。
题解:
令旨碑在鹿邑太清宫。鹿邑元代为亳州属县,今属河南。海都太子即蒙古太宗窝阔台之孙海都。碑文为海都丁巳年(1257)令旨全文,据张柔奏告修盖亳州太清宫事,颁旨护持。据《元史·宪宗纪》,宪宗三年(1252)迁海都于海押立,为其分地,在今伊犁河以西。亳州地区是否为海都头下食邑,无从确证。光绪《鹿邑县志》卷十录有碑文,依沙畹拓本互校,多有磨泐。
注释:
①《元史》卷一四七《张柔传》:“宪宗即位,换授金虎符,仍军民万户,甲寅移镇亳州。”乙未年(1259)“柔从世祖攻鄂”。太清宫令旨颁于丁巳年(1257),张柔适在亳州。镇驻军帅兼管民事,是当时通例,但仍受海都节制。“元帅”系泛称与尊称。
②掌教张真人即李志常弟子诚明真人张志敬。宪宗六年丙辰(1256)继李志常为全真掌教,居燕京长春宫。金燕京在海陵王时改名中都,蒙古宪宗时仍沿旧称,故称“中都城里住持”。
③“北京城里住底张真人”当指丘处机弟子张志素,原为燕京道教都提点,后去北京传教,奉调去亳州。事见《甘水仙源录》卷五《张尊师道行碑》。此“北京”也是金代旧称,治大定府,在今赤峰市南。
④王真人当指栖云真人王志谨。《宫观碑志》载王鹗《重修亳州太清宫太极观碑记》称:“逮吾诚明之嗣教也,承海都太子之命,敦请崇道真人张志素栖云真人王志谨同办其事。”可与本碑令旨互证。王志谨,全真七真祖师郝大通弟子,从丘处机游。事见《甘水仙源录》卷四《栖云真人王尊师道行碑》。
⑤亳州太清宫始建于唐代。传说老子生于亳州,宫中供奉老子圣像,是道教的基地之一。“大圣贤”即老子,宪宗五年(1255),李志常与佛教少林寺僧在宪宗面前论道失败,僧众要求退还道教占据的佛寺。次年李志常病死,张志敬继承掌教,遂有重修太清宫之议,得张柔协助,争取海都皇子的支持,乃有此碑令旨。
⑥此碑石早经人为破坏,下方破损过甚,不宜多加意补。疑似缺字,入于注释,以供参考。“王真人”下字疑“恁二”。“见坏”下字疑“了”。“宫阙坏”下疑“了”。“祈”下疑“福”。“达鲁花”下疑“赤每来”。“将那搔扰”下疑为“的人张”。“那宫阙”下疑“修盖”,见《县志》。末行“来”字上缺字疑“写”。
⑦“俺每”下,《县志》补的“字”,拓本未见。“文字”即文书,译自蒙古语。也译为“令旨”,其例常见。“每”下不缺字,“文字”提行。与“令旨俺的”同义。
⑧丁巳年为蒙古宪宗七年(1257),月日字拓本磨泐。《县志》“初”字下补“十”字。“彻彻里哥剌哈”,地名,不详,似在海都封地海押立行帐一带。
亳州太清宫令旨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