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2 检影镜的结构与用法
理论要求
1.理解带状光检影镜的投射系统、观察系统。
2.掌握带状光检影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影动的概念和分类。
一、检影镜的组成
检影镜由检影镜的头、套管和手柄三部分组成。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投射系统
投射系统由光源、聚焦镜、反射镜和套管四部分组成,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其主要组成部分(图2-1)有:
图2-1 投射系统
(1)光源 由线性灯丝的灯泡发出线点状或带状光。
(2)聚焦镜 依照光路,聚光灯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投射到反射镜上。
(3)反射镜 位于仪器的头部,使光线从手柄的方向右侧反射,以至光线好像是从仪器的头部直接发射出来。
(4)套管 套管上移或下移即改变了投射光线的聚散性质,套管上下移动与光线的聚散关系因检影镜的品牌不同而存在差异。有的检影镜的套管移动是移动聚焦镜,而有的检影镜的套管移动则是移动灯泡(图2-2)。套管上下移动,以改变灯泡与聚焦镜之间的距离,将投射光源变为平行光线或发散光线(平面镜效果)或会聚光线(凹面镜效果)。
图2-2 套管移动
移动灯泡类检影镜:套管向上移动产生平面镜效果,发出的光线为发散光线;套管向下移动产生凹面镜效果,发出的光线为会聚光线。
移动聚焦镜类检影镜:套管向上移动产生凹面镜效果,发出的光线为会聚光线;套管向下移动产生平面镜效果,发出的光线为发散光线。
所有的检影镜都可以逐渐地改变光带的聚散度,如使用移动灯泡类检影镜,当将套管从上向下逐渐移动时,光带就发生从发散光线(平面镜效果)经平行光线到会聚光线(凹面镜效果)的转变;反之亦然。
套管的另一功能是通过旋转套管控制光带的方向,旋转套管使光带处于任意角度,检查各方向的影动情况。
注意:我们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检影镜大部分为移动灯泡类检影镜,因此,仪器静态时,套管处于上位,即使用的是平面镜反射,发出的光线为发散光线。
2.观察系统
观察系统由被照亮的眼底、窥孔和矫正镜片组成,其作用是观察眼底即黄斑的反光。
(1)被照亮的眼底 作为间接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屈光媒质后,将在被检眼的远点形成一个像。这些光线就是我们关注的眼底反光,经过反射镜上的窥孔,可直接观察。当转动检影镜的手柄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投射在眼底上的反射光带也同时移动,观察、分析并中和影动,可准确揭示被检眼的屈光状态。
(2)窥孔 反射镜上的小孔。
(3)矫正镜片 根据被检眼的眼底反光及影动特征,我们在观察系统的光路上(被检眼前)插入不同度数的镜片,直接改变被检眼的影动特征,正好达到中和状态,就能得知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数,因此可以进行近视、远视、散光的定量测量。
二、检影镜的使用方法
如图2-3所示,检查被检者右眼时,医生用自己的右手持检影镜,用右眼检影;检查被检者的左眼时,医生用左手持检影镜,左眼观察。检影镜紧靠在检查者的眉弓上,轻轻摆动检查者的头,光带运动垂直于光带轴向。整个检影过程中,尽量保持双眼同时睁开和较低的室内照明(半暗室)。
图2-3 检影镜的使用
三、带状检影镜的使用步骤
(1)检影镜拿法 图2-4为单手使用检影镜的拿法,4个手指紧握检影镜的手柄,拇指放在套管上,以方便旋转或上下移动套管。单手检影的突出优点是一只手进行检影,另一只手可以插换镜片。
图2-4 检影镜拿法
(2)检影镜位置 检影镜必须紧靠检查者的眉弓或镜架上(戴镜的医生),才能保证检影时经过窥孔的眼底反光对准检查者的瞳孔。
(3)转动与观察 为了使眼底的光带移动,要转动检影镜,眼底光带移动的方向垂直于光带的轴。例如,当光带的轴定位垂直时,检查者应该左右摆动检影镜;当检查者将光带的轴定为水平时,需要上下摆动检影镜。将检影镜靠在检查者的眉弓处才能保证观察眼底反光及影动。最初学习观察时,练习头部的上下、左右运动,就像点头表示同意或摇头表示反对一样。
(4)检影镜的放置 用完检影镜时,将检影镜立在架子上,及时切断电源。灯泡过热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水平放置检影镜,容易使灯丝扭曲,造成光带变形,影响使用。
(5)镜片的归位 用完一片镜片放回原来的位置。检影结束时,重新核对所有镜片和顺序,以便下次使用。
四、反射光的性质和判断
当用检影镜将视网膜照亮时,观察从视网膜反射回来的光线,可以将视网膜看成是一个光源。当光线离开视网膜,眼球的光学系统对光线产生会聚,如果用平行光线照亮视网膜,根据眼的屈光类型,反射回来的光线如图2-5所示。
正视眼——反射光线为平行光线,称为顺动;
远视眼——反射光线为发散光线,称为顺动;
近视眼——反射光线为会聚光线,称为逆动。
图2-5 眼反射光线
当检影镜的光带照入被检眼后,在眼前的一定距离处,从窥孔看向眼角膜方向,就能够看到眼底反射出来的光即眼底反光,屈光状态不同,眼底反光也不同。常见的眼底反光有带状反光、宽度反光、断裂现象和满月现象。所谓影动是在看清眼底反光的基础上,轻轻转动检影镜,观察到眼底反光与投射在脸部上的光带之间的相对移动的关系,主要特征性影动是顺动、逆动与中和,如图2-6所示。
(1)顺动和逆动 观察反射光时,首先需要判断影动为逆动或顺动,由此判断被测者眼的远点在测量者的前面或后面,但如何比较快速并准确判断离中和点还有多远,应该观察以下3点:
① 速度:离远点远时,影动速度很慢;越接近中和点,影动速度越快;而当到达中和点时,瞳孔满圆,就观察不到影动了。换言之,屈光不正度数越高,影动速度越慢;而屈光不正度数越浅,影动速度越快。
② 亮度:当远离远点时,反射光的亮度比较昏暗;越接近中和点,反射光越亮。
图2-6 检影镜的各种影动现象
③ 宽度:当远离远点时,反射光带很窄;接近中和点时,光带逐渐变宽;到达中和点时,瞳孔满圆红。但是有些情况在远离远点时光带非常宽,该现象称为“假性中和点”,常见于高度屈光不正,但此时光带非常暗淡。
(2)特殊影动现象 某些特殊疾病的角膜,如圆锥角膜、不规则角膜,检影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剪动”,即影动的中央部分顺动,边缘部分逆动,这时中和是根据影动的中央部分进行的。
(3)中和点的理解 人们总认为中和点是一个“点”,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点,由于受球差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和点是一个“区”。该中和区的大小取决于被测者眼瞳孔的大小,瞳孔小,该区就小,瞳孔大,该区就大;同时中和区的大小还受工作距离的影响,当工作距离较近时,该区就很小,但是如果中和区太小,判断的误差就比较大,即稍微少量的判断误差就导致大的屈光度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