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觉上的飨宴 从比例、肩线到壶形的美感体验
之一 黄金比例
当我们观察自然界的种种物器,它们的美令人屏息,让人感叹造物者的神来一笔。这样的美,是否有逻辑可循,对于消费者的我们怎么样去提炼出美的元素与应用的方法,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样的美感,在历届天才数学家们的努力下,透过归纳、整理与分析,发现了美的比例与轮廓,能够以清楚明了的几何图形呈现。人们最初在活跃于公元前300年的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的《几何原本》(Elements)卷二中,找到了黄金比例0.618 的理论原型。
海螺呈现了标准的黄金比例弧度。
解析向日葵的花蕊分布,发现完全符合黄金比例。
向日葵的花蕊分布的几何图形,正依循黄金比例。
这个0.618 就好像是魔幻数字一样出现在身边所有美的事物里头。例如人体的肚脐到脚底的距离,比上全身的身高,最美的比例是0.618。海螺的视觉弧线也是黄金矩形中的曲线弧度。向日葵的花蕊曲线,正好符合黄金比例的螺线弧度。树叶叶脉左右两侧张开的V角度137.5 度,刚好是黄金比例0.618 的补角0.382。一年有十二个月份,而身体最容易自我疗愈的,是12 的0.618=7.416,就是七、八月分,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
知名的战争奇才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奇迹似地席卷欧亚大陆,而且攻无不克?原来蒙古骑兵的战斗队形在它的五排制阵形中,人盔马甲的重骑兵,和快捷灵敏轻骑兵的比例为二比三,也正是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是什么
⊙ 黄金比例图示
1、设已知线段为AB,过点B作BC⊥AB,且BC=AB/2
2、连结AC
3、 以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交AC于D
4、以A为圆心,AD为半径作弧,交AB于E,则点E即为黄金分割点AE/AB = 0.618
⊙ 黄金矩形
在一个黄金矩形中,将一个顶点为圆心,以矩形的较短边为半径作一个四分之一圆,相交较长边于一点,由这个点,作一条直线垂直于较长边,所生成的新矩形仍然是一个黄金矩形,这个操作可以无限次重复,产生无数个黄金矩形。而每一个黄金矩形中正方形在长边的交点,正好是整体边长的0.618。
陶艺中的黄金比例
陶艺家对于黄金比例的要求,有些是已经经由先天的基因与后天的锻炼,于创作时浑然天成地将黄金比例注入到作品之中。有些则是反复研究,事先设计规画,在不断取舍后的成果。黄金比例虽不是美的唯一参数,但是掌握此比例原则的许许多多的作品,却自然而然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论是明清时期开始的紫砂壶,或者是现代陶艺,都让我们忍不住预想往后数百年仍能引领风骚的元素。
0.618 这个黄金比例,在茶器中无处不在。仔细分析海螺的曲线,就会发现自然界黄金比例的曲线,是沿着圆弧展开却又并非全圆的伸展。黄金矩形中的曲线,包含一段以1为半径的1/4圆周,接连着另一段以0.618 为半径的另一个1/4个圆周。这样的曲线,既符合茶器所需让茶叶充分舒张的内在空间,又显得不那么单调。一把善用黄金比例弧形的壶,不会是一个单一角度的弧形,而将是在上下左右不同角度把玩时,都能感受到这个弧度的存在。
壶身皆有黄金比例弧形的印迹。
黄金比例贯穿蟠桃壶壶身,大体以圆为基础的壶形美感,都落入黄金比例的定义范畴中。
以圆为设计的茶仓,无处不是黄金比例。
这样的弧度成形或整把壶的立体结构布局,可以延展到同一把壶的不同部位产生相应的黄金比例对称,例如壶钮的弧度与壶身相衬。以同一个黄金矩形的螺形曲线360度转动来相应到壶的不同部位,仍能找到对应的足迹。在许许多多茶器中,虽然无法找到完全吻合单一黄金比例曲线的对象,但是在转动同一个比例大小的黄金比例曲线,却可以找到相当比例的曲线契合的范例。
提梁壶上的提梁,拥有黄金比例的美感。
铁壶提梁成黄金比例弧形。
盖碗的盖子与底座的黄金比例。
铁壶的黄金比例
许多铁壶的提梁弧度,所谓的8字形也就是8字的上半部,就是依照黄金比例的曲线进行打造的。在铁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验证了符合黄金曲线的铁壶不仅在美观上令人认同,连实用上都无懈可击。另外,铁壶制作时因为是倒着180度以壶底朝上为铁浆的灌浆口,壶嘴必须一体成型而成为铁壶锻造中最关键与难度最高的部位。能依照黄金比例曲线完美成形的三弯壶嘴,每个转折的弧度丝毫不含糊地让人赞叹!
大多数铁壶壶身的锻造会有一条分模线,让壶身能在完成锻造与开模时将模具上下分开。美感独具的制壶名家,就懂得运用黄金比例来切割分模线,将模具线的丑转化为视觉上的美。
而在部分上釉、部分不上釉的坯体上,我们发现最美的分隔线,正好是在黄金比例上。此外,一组三件式的盖碗,也可以找到黄金比例的痕迹;盖子与底座的面积比例,也大约是0.618。所以执壶者在泡茶时,也得以充分感受到陶艺家在构思茶器时的用心。
挂釉挂在黄金比例在线的茶壶。
此壶身有两条腰线(其中一条是分模线),两条线都谨守黄金比例布局,成为表面肌理装饰的一部分。
之二 肩线的美感
观察我们日常生活所食用的水果,包括苹果、柳橙、梨子、奇异果、水蜜桃、西红柿、西瓜、哈密瓜等,有个共同点,就是大部分是以“圆形”为主体形状的农作物。造物者的智慧使得水果在皮内以充盈的状态呈现时,“圆”是一个饱满形状的交集。从实用性角度出发选壶的茶友都知道,一把以圆润造型为主体的茶壶,能让茶叶在其中充分舒展而没有死角,是市场的茶饕级茶友日常泡茶的首选。
从制壶者的立场,肩线的美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不论手拉坯成型或以紫砂传统圆器成型的打身筒成型法,因为茶壶的壶身不是正圆形的,壶口到壶底需要一个停顿点作为转折,如果没有这个停顿点,就无法表现壶身弧形的张力。这个转折的停顿点就是壶肩,壶肩在立体的壶身上转了360度便有一条肩线出现。如果能充分掌握这个壶肩的停顿点,则茶壶整体的气势与沉稳就可以达到极致。老练的制壶师傅除了靠视觉的外观曲线作修改外,在壶身成型过程中,指腹会反复触摸壶身内部的转折点,并依据这个停顿点来调整壶身的弧度,让壶的比例与曲线达到完美。
日常生活所食用的水果有个共同点,就是大部分是以“圆形”为主体形状的农作物。
老师傅在制壶时,会反复在肩线处,以指腹感受这个壶肩的转折,并决定如何调整壶身的饱满度。
中华文化中的“起承转合”,便体现在这么一个传统的生活器具里。壶盖的“起”,一条反曲线与一条曲线间“过度”的“承”,壶肩停顿点的“转”,到壶底的“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许多国际制壶大赛中看到的西方作品许多是张牙舞爪地呈现,除了国际竞赛本身有艺术品而非实用器具的评分倾向与偏好外,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如同中华文化从小学开始便在作文教育中强调“起承转合”的文化底蕴。
肩线,就好比一个人的肩膀。我们常说某个人是标准的衣架子,指的是他不论穿什么衣服都可以把该件衣服撑起来,这个“撑”的作用来自肩膀。同样的,壶的肩线也有撑起一把壶的作用,肩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圆有的方,有的让壶气势挺拔,有的则温柔婉约。
赏器小学堂
任意拿起一把壶,试着找找壶的“肩线”,就像是在找一个人的肩膀。肩膀是人撑起衣着的衣架子,“肩线”则是撑起一把壶气势的关键点。拿小学作文的“起、承、转、合”作比喻,人的头是“起”,脖子到肩的弧度当成是“承”,肩膀外侧的肩峰是“转”,到脚就是“合”了。试着模拟到壶的曲线,壶盖是“起”,壶口至肩线作为“承”,肩线是“转”,壶底则是“合”了。看看壶的“肩线”是否能撑起整把壶的比例美感,以及壶钮至壶底有没有符合“起、承、转、合”的原则。
肩线弧度细部解说
壶肩停顿与转折分析
所谓壶的转折点,指的就是2号弧线与肩线交接的A点,便是这个转折点。而A点就是B点,B点的停顿将决定3号弧线的的饱满度。在制壶的过程不论是手拉坏或打身筒成型法,这个壶肩的停顿点,都将决定一把壶的形与神。1号弧线是C形的反曲线,与2号C形曲线的连接顺畅度是另一个关键的美感审视,俗称“过”,也是过度的意思。这个曲线与反曲线链接的“过”如果能够流畅无碍,仿佛一气呵成,则需要的不只是技巧的纯熟,更仰赖师傅的美感训练。
各式茶器的肩线表现
燕瘦环肥各有所好,这也是壶界百家争鸣的现况,接下来我们看几个肩线明显但结构相异的例子:
1. 折肩壶
这把壶的壶身从侧面看来弧度圆润,但是肩线却耸立而明显。有一种隐形的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表现,让整把壶线条简单而饱满。
2. 六方莲子壶
明显的肩线撑起了整把壶的气势,壶身的筋肉相似于前臂的三角肌,有着力量彰显的动能,随着壶身的向下收敛的线条,将自壶肩流淌下来的气韵收于壶底,又平添了内敛与蓄势待发的企图。
3. 美人尖壶
内嵌式的壶盖设计,会不会没有肩线?不会,只是让肩线更接近壶口。肩线是壶身弧线力度张力的转折点,只要了解壶身不会是全圆的呈现,非正圆的弧度到了壶口之前必须有一个转折,使用者可以从外观弧度的变化把这个点找出来,制壶师傅则是除了视觉外,还依靠这个点的内部触摸来调整。
4. 梨形壶
这是一把紫砂中非常经典的造型,肩线接近壶身的中央,而壶盖与壶身一气呵成没有间隙,下半身圆润饱满。所有线条都柔美却富有动感的张力,一看就是一把可爱又实用的好壶。
5. 虚扁壶
这是一把融合了不同传统造型灵感的创作,壶肩被壶身向外拱出来,凸显了扁形的视觉趣味。这个宽阔的肩膀让人有一种异常沉稳的直观效果。
6. 灰合碗壶与直筒圆壶
这两个例子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肩线未经由圆润的修饰,直接将棱角呈现出来,造成视觉上方与圆、阴与阳、力度与收敛的对比效果。不经柔化的肩线,展露出的是不妥协与坚持个性的内在意识。好比我们常称赞一个人“有肩膀”,意指一个人有担当,有责任感。以壶上的表现而论,对于肩线的突出,更多是制壶的变化与趣味。
之三 视觉比较,高下立判
如何分辨一把壶的好坏?是所有茶器入门者的第一个问号。刚入门的人会觉得每一把壶看起来都差不多,为什么价格差别这么大。多看、多听、多问、少下手,应该是任何艺术领域的入门者需要谨守的原则。
经典名家款与当代款
我在引导茶友“喝一口干净的茶”时,喜欢进行的形式是先让大家喝一杯农药体感明显的茶,之后再以干净的茶作为解药,从农药茶让身体的“紧”到干净茶的“松”,这一紧一松的来回间,让大家的身体能够自行感受并判别一款茶品在进入到身体后,身体的饮水线自口、喉咙、胸口、胃,最终到脑对两款茶的觉知比较。有了当场的比对,就能够缩短对茶品的理解。
茶器也是如此,如果书上的介绍只有极品,对入门者会有个错觉,觉得只要是壶都有一定的水平,在市场上看到不论那一把都差异不大,那如何在相对的短时间内建立辨别优劣的能力?
以下将以对比的形式,介绍市场上一般的作品,与形神兼具的佳作让大家有个视觉比较的基础。
┋明代时大彬三足壶┋
明代的时大彬在当时就被誉为紫砂壶史上“超越前古”的第一大家,三足壶是时大彬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我们从整体壶身与其他各部位壶钮、壶盖、壶嘴、壶柄到三足的协调比例,整把壶内敛含蓄又蓄势待发,稳若泰山又气韵生动,能让人感受到时大彬在制壶能力上的出神入化。时大彬三足的设计不仅没有蹩脚的感觉,反而衬托出它三足鼎立、气吞山河的气象。
古今仿三足壶的作品不知凡几,却很难接近时大彬的精神。这把当代的仿品,虽然所有的部位都不缺,但是看起来像是极不协调的拼装车。壶盖与壶身的比例就显然呆滞,加上壶钮过大造成头重脚轻的压迫感;壶嘴与壶柄也感觉是硬接上的,与壶身三者缺乏整体感;三足像是临时粘黏的,给人不稳定的违和感。两相对比,就能明显感受到真正的名家作品,绝非坊间任意工匠可以仿制得了的。
明代紫砂大家时大彬作品:三足壶。
当代仿时大彬三足壶作品。
┋倒把西施壶┋
基础造型同样是紫砂中经典款的西施壶,壶(一)的壶形线条比例虽称不上出色,但中规中矩,出水有力。壶(二)则让壶盖与壶身有种张冠李戴,把别的壶盖拿来盖上的错觉。壶柄的姿态令人感到垂头丧气,其粗细与线条的流畅度都出了问题。
当代黑铁砂西施壶(一)。
当代倒把西施壶(二)
┋阿拉丁神灯壶┋
中东地区的阿拉丁神灯有许多民间流传的故事版本,能满足许愿者三个愿望。这个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使得与茶壶造型略为接近的油灯,有了进一步融合后进入茶桌的机会。阿拉丁神灯壶于是成为制壶师的题材之一,每位师傅将自己心目中的神话做出了诠释。近代早期的这把神灯壶兼具了传统书扁壶的特点,加入了与神灯惟妙惟肖的壶柄与壶嘴的元素,壶盖与壶钮的配搭也有极佳的整体感。
另一把当代的神灯壶,像是硬戴上一个中式的圆钮的帽子;或者说在中式的壶身上,勉强装上一个神灯的灯嘴,看起来很突兀。这两种不同文化如何协调,可以再花些心思揣摩。
早期阿拉丁神灯壶。
当代阿拉丁神灯壶。
之四 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紫砂壶领域里头有个“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主要是形容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在形制上没有一定的好坏标准,只有个人不同的偏好。这个赞誉的出处来自于“天圆地方”这个古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是古人对于时间与空间的理解。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反复循环,因此古人说“天圆”,用来描述时间的特点。古人讲方位时,用“四面八方”来描述,也叫“地方”。由于每一位作者对于“天圆”与“地方”的定义与了解不同,就算在临摹或重新诠释某一个经典造型时,所呈现作品的内容也将各自表述,但不外乎是作者自身对“天圆地方”的概念,透过茶壶的形制来呈现理解的结果。
从视觉审视一把壶时,做工的细节是必须特别留心的。该圆当圆,该方当方,该转折与该柔顺的部分都不可缺乏对应的细工。这些细节考验的是作者的基础技巧与用心程度,不但决定了一把壶有形与无形的价值,甚至是当代的作家会考虑一把壶的市场售价来决定该投入多少工时,以及该用多好的泥料的判准。换句话说,工法粗的壶,往往不一定是作者的工艺水平尚未到位,而是他决定花多少时间完成一把壶的判断。至于一把壶的壶钮、壶盖、壶身、壶嘴与壶把的比例,则完全出于作者对美的掌握与诠释的能力。
虽然茶器的造型如同自古的文章也是天下一大抄,但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仿制还是随处可见。时髦思维的作者去做古朴造型的茶器,或者保守个性的作者去尝试奔放的形制,都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疑虑。作者最好还是着力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好好发挥的好。
僧帽壶
虚扁壶
之五 在线条比例与摄影中训练眼力
有一次受邀参加一场在京都大德寺的抹茶茶会,主题是赏器。主角们是时约明末的桃山时期以降的各类陶瓷、玻璃、金工等小杯、摆件类的茶道具。所有人围绕着一张桌子鉴赏器物的细节,但整间茶室的屋内光源只有一根桌上的小蜡烛。
也或许是出席者中,我是唯一的外国人才觉得奇特,因为光线昏暗到一时间不知要“看到”什么。我抓住机会私下问主办人为什么光线要微弱到几乎看不见,主人回复说目的之一是让大家摒弃一切杂念,将所有关注力集中于器物身上。这堂让我印象深刻的赏器课程,至今对我在鉴赏上仍有相当的影响。
在微弱的光线下如何掌握一件器物的神韵?从壶盖到壶底的线条比例是否和谐?能否让自己目不转睛地凝视?暂时放下釉色的绚烂或平实,忘记土胎的材质与触感,也无关乎作者的名气大小,只是静静地感受器物在线条的流动中,如何牵动我们的感官。如果是一件未曾见过的器型,试图诉说引起自己怎样的倾慕;如果是一件熟悉的造型,比较记忆里那幽微的美,哪一件更让自己回味无穷。
见到喜欢的器型,在许可的范围下,试着拍照捕捉心中完美的线条,以及器物所处场景的氛围。在人人得以随手拍照的今日,我发现摄影的训练是对美的赏析最直白的表露。
有别于更重茶席氛围的茶席摄影,器物摄影是一种将器物的内在情感显露于外的表达方式,是摄影者基于自身对器物美感的认识,所作的影像诠释。有时摄影会呈现出比实物更美的瞬间,有时会表现不出实体应有的美感。
捧起一件心仪的器物,仔细端详,找到它最动人的表情,然后试图以镜头将之表现出来。
调整摄影时的相机参数,例如曝光或光圈大小,或环境参数例如摆放位置或采光明暗度,在反复尝试下筛选出器物自身所想诉说的故事。
如果超出实物的美,是因为摄影者本身善于发现隐藏于器物的美感;如果不及实物的美,则可能是摄影者未全面感受作品的美,或并不熟悉镜头语言的运用。如果不认同摄影者的定格,不妨以自身的视角重新定义美。
能拍出多少器物的内涵,取决于自身对美的理解。这部分可以大量参考网络上或朋友圈里的晒图,先找出自己最倾心的摄影表现方式,前期尽量模仿心仪的风格,直到知道自己要的氛围为何。
但也有另类颠覆的思维。我曾经让负责拍照且有天分的同事,在一场茶会活动中,去求教于一位知名摄影师关于摄影的技巧,摄影师的回答令人深思:“找到自己的感觉,不要遵循前人的路。”
镜头便是自己对美诠释的语汇,模仿与做自己,其实是看似相异却并不冲突的两个角度。每个人的资质不同,对美理解的进程不同,但因为现今拍照已无任何门槛,随手都能捕捉感性的瞬间,对有志于器物之美的人而言,这是一种极低成本的进步途径。
镜头下花与枝叶的姿态,呈现了盎然的生机。
还有一种值得精进的技巧,是不论摄影者功力的高低,影像是丑化还是美化器物,都能一眼瞥见器物本质的美。这有赖于大量的器物接触与照片浏览,并反复比对作品与影像这虚实之间的异同。
个别壶型赏析
非常鼓励大家到网上输入以下几个范例的壶名,比较一下同类型的壶型,其间的气质、比例、平衡感,如何在线条中呈现出高下且无所遁形。
┋匏尊壶┋
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名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匏尊壶。苏东坡名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匏尊之名,令人神往。
其壶型源自匏瓜。这是一把骨子里透出古典美的难得杰作,圆润的线条映射着匠人内敛的气质,不论拆解局部或整体秾纤合度的线条,都近乎无可挑剔。铭刻的笔触与留白,散发着浓厚的文人气息。壶柄的收尾接续着壶嘴的昂角与合宜的长短,让行茶时的出水、断水铿锵有力且收放自如。这把壶融合了动与静的双重气韵,仿佛未实际使用便能臆想行茶时的行云流水。
┋思亭壶┋
闽南俗谚:“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部分粉丝将思亭壶排行在大名鼎鼎的孟臣壶之前,足见前人对其的偏好。这把思亭壶壶式俊俏,伫立茶船之中,仿若矫龙昂首,气韵非凡。相较于坊间常见的雷同壶款,此壶更显纤细婀娜,且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不可多得。
[一无名,二思亭],足见思亭壶的魅力无限。
┋梨式水平壶┋
这把梨式水平壶上半部梨子的仿生细腻,下盘扎实、稳如泰山。壶嘴短俏斜出、剑指山岳。此壶为100Cc壶款,将稳重与细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虽是小品,但以小见大。捧在手心,爱不释手。
┋汉方壶┋
选择介绍这把汉方壶,主要是因为绿泥与摆放的绿漆台气氛呼应,壶身上的阴阳光晕,与墙上的明暗光影反向对称,相得益彰。此汉方壶可以“可爱”与中规中矩来形容,做工工整细腻。
梨式水平壶,虽是小品,但以小见大。捧在手心,爱不释手。
汉方壶,可以“可爱”与中规中矩来形容,做工工整细腻。
三足六瓣壶,有三足鼎立的态势,壶身不动如山,蓄势待发。
┋三足六瓣壶┋
这把壶有三足鼎立的态势,壶身不动如山,壶柄结实有力,壶嘴向外伸探。像是一位深蹲的力士,展现自己的六块肌,蓄势待发。壶钮似于头上戴了一朵含苞的玫瑰,令人莞尔。
┋君德壶┋
这把段泥的君德壶的细致度远高于其他类似壶款,作者同而不和的企图明显。不论在壶帽圆角的处理、亦或收尾的壶腹、壶嘴的胖瘦转换,再再告诉藏家本席乃名门闺秀,不可亵玩焉。壶身题字“水色不相同”略带拙趣,作者似乎有意在细腻的工艺中置入写意粗犷的平衡。
君德壶,作者同而不和的企图明显,似乎有意在细腻的工艺中置入写意粗犷的平衡。
巨轮珠,此壶仿若出土文物,拙趣横生。
┋巨轮珠┋
巨轮珠本来就以“拙而密,朴而雅”的造型著称。盛行于清末,又以出口日本为众。这有别于晚清在精致工艺的取向,或与日本茶道界普遍追求“不完美的美”息息相关。这把当代巨轮珠借由釉药的施用,增添仿若出土文物的拙趣,其线条沉稳大器,壶嘴粗短有力,嘴尖收尾细致,让作品更显别有韵致。
之六 多看书与逛博物馆
阅读器物的图册是入门的方式之一,但是与其看图册不如逛博物馆,立体的实物比平面的图像更有感染力。当然,有机会上手美器,亲自以双手感受器物的立体线条更为直接。虽然一般人只能到博物馆隔着玻璃窥探古董的奥妙,但即便是隔层纱看真相,也总是能将审美的眼力逐步地提升。我在入行的前两年,每个月都会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取经,并参与最早的导览服务。资历超过十几二十年的导览员多有自己的专项与观点,这是我锻炼眼力的主要资源之一。
接下来是借由大量阅读器物评论的相关书籍,从中获取独立思考的养分。在读遍几乎能找到的所有关于茶器的中文书籍后,发现绝大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叙述式的介绍语,或是历史的史料分析,逐渐无法满足自己对于器物的求知若渴,以及对相关鞭辟入里的评论的求知欲。于是借着出差日本,开始在东京神保町的旧书街找寻新的亮点,直到因为机缘读到柳宗悦的《茶与美》,成为启动我着手两年翻译该书的始点。带有深刻评论的器物书籍,绝对是自学进步最佳的渠道之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比自我摸索来得省力太多。
日本民艺馆。多走访博物馆是训练眼力的快捷方式之一,因翻译《茶与美》而拜访日本民艺馆,开启了对“无名”器物之美的省思。
在实用性与美感探寻的基础上,我试着从数个理论与经验的不同角度,与读者分享在我器物摸索的最初几年走过的轨迹。视觉比较的目的是百闻不如一见,与其听说壶的选择水深似海,不如开始四处探寻比较,眼见为凭地深入了解各种不同造型与做工的茶壶,在逐渐熟悉与讲究的过程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入门初期缴交买错买贵的学费肯定是难免,但是越早掌握一把壶鉴赏的关键诀窍,就越能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与自责。
赏器小学堂
坊间大部分的赏器书籍,都是精品图册,对初级的茶友而言,比较不容易借以分辨器的优劣。建议入门的茶友,找一把很便宜的经典款的壶,例如西施壶,去和朋友收藏的或店家陈列的精品同款壶作比较。它们的线条、比例、做工的细致度,以及泥料、表面釉色效果的处理等,仔细观察把玩其中的区别。多听,听听专家们怎么分辨一把壶的好坏;多看,多培养自己的眼力与鉴赏水平;多问,别担心自己不懂会丢脸,所有专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少下手,等到建立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再开始走入收藏的阶段,别急着将自己的仓库堆满,后来才后悔该要如何处理掉大半已不入眼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