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求学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天资聪慧的人也必须学习

(明)吕坤

觉悟的意思,是指自己内心的醒悟。若能看透自己的心思,才是真悟。

明理省事,这四个字是学者最应该重视的。

如今的人不如古代的人,主要原因是没有知识。学问应该从夏、商、周三代以前学起,才能达到光明正大、中庸平和的地步。如今的人只会用秦汉以来的学术观点固执地与人争辩是非曲直,已是很可笑的了,何况以耳闻目睹的某些事情加上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做资本,盛气凌人又不愿听从别人的意见,那实在更加可笑。

世上事,无论大小,都有古人留下的法则可依据,才做了一件事,就要思考古人做这件事时会如何做;才和某个人相处,就要想想古人和这种人交往会如何做。至于起居言行举止,莫不如此,时间长了言行就会与古人吻合,与道相合。要做到这点,最主要的还在于用心,平日修养的功夫在于诵读诗书时就要领会:这一点可以用来作为我去做某件事的方法,那一点又可以医治我做某件事上的毛病,照此做下去,遇事时立刻就会记起这些教导,就可以不加思索了。

就算天资聪慧,还要靠学问来维护。就算天资如圣人一般,也少不得学问这两个字。夏商周三代以来没有出过全才。有的是辜负了天资,有的是缺少修养,纵使有人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但认真考察他,还存在许多缺点。

劝学的人总喜欢以功名利禄来引诱人;劝人为善的人总喜欢以幸福吉祥来诱导人,可悲呀!

读尽所有谈道的书,多读那些专业技术方面的书,不要读那些闲杂书,应该焚毁那些邪妄的书。

君子吸纳有用的知识,不接纳无益的东西。不知道应该知道的知识就会愚昧,懂得没有益处的知识只能带给人烦恼。功夫全靠冷静清醒时来体现,力量则靠深沉凝重来实现。

万仞高山,若号召大家去攀登,应声而去的人一定很少。所以圣人所走的道路平坦,贤者所走的道路艰险。让人进入狭窄的洞穴,进去的人一定很少。因此圣人的道路宽广,贤者的道路就狭窄了。

倘若用是非来决定做与不做,因利害而萌发悔改之心,这也是很不合道理的。

从帝王到平民百姓,从尧舜到普通的人,都是心中先有急切追求的理想和愿望,而后才能使德业有所长进,事业有所成功。所以说:鸡鸣即起。像舜帝、盗跖那样的人也有自己执着追求的目标。对那些不思上进的人,孔子忧虑地说:“难道没有博弈的人吗?”害怕没有可以执着追求的理想或目标的人,不是成为舜那样的人就成为跖那样的人。如今的君子纵使没有什么作为,还不至于成为跖那样,虽饱食终日,既不做出没于深山幽林的隐者,又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是糊糊涂涂地浪费光阴。《易》书上说:“君子进修德业,须及时行动。”是不是如此呢?如果这样自命清高却无所成就,人们是不会相信的。

孟子论及各朝代圣人学习的体会,不外乎是“忧勤惕励”这四个字,其中最令人感到亲切的是:“仰头而思,夜以继日,侥幸获取,坐等天亮。”这四句话不仅可做宰相的座右铭,还可做士人、农民、工人和商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