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的颠覆性创新:从传媒创新到传媒创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本书的理论视角:颠覆性创新

进入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应该选择怎样的理论视角。

简要而言,对于传媒创新与创业的现象,有两种主流的理论视角。其一可称为“新闻视角”或“新闻研究视角”,它强调高品质新闻内容与新闻的公共性,认为在变革年代媒体机构更需固守专业之根本,通过借助技术手段(Gynnild, 2014b)、调整内容定位(王辰瑶,2017)等方式提升新闻表现力,重新获得专业权威并安然度过危机,在其中学者们使用的主要是“内容创新”(王辰瑶,2017)、“新闻创新”(白红义,2018;李艳红,2017)等概念。其二可称为“商业视角”或“创业视角”,认为媒体自身的商业危机,已经限制了新闻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并成为传媒业危机的核心症结所在(钟布,2017),因此呼吁传媒业应该开展一场商业革命和关系重构(喻国明,2015a),从商业模式、运营流程、产品定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

有趣的是,从国外大学的课程设计来看,主要是从商业/创业视角切入;而在研究上,学者们则更多选择了新闻视角。对于这两种理论视角的断裂和关联,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有更为细致的阐述。

进一步而言,在商业/创业视角当中,也可以有不同的聚焦点——关注传统媒体业的创新或者新兴的传媒创业机构。必须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我们只关注了快速崛起的传媒创业机构。我们认为传统媒体机构面临的是系统性的商业模式危机,如果希望实现向未来媒体业的转型,无疑需要跨越体制、观念、生产流程等多方面的阻碍,困难重重,而传媒创业机构(media startup)的攻城略地,却有着诸多便利。

也是因此,我们邀请的嘉宾,主要是传媒领域的创业家,而不是推动传统媒体创新的守望者。在嘉宾的表述之中,继而在我的阅读之中,反复出现一些新的概念,比如,“机会识别”“竞争策略”“商业模式”“风险融资”“护城河”等。毫无疑问,这些概念都是创业领域的概念,它们带有非常强烈的商业逻辑与气息。这些概念让我们窥探到新型的传媒创业机构如何得以成为颠覆者,毫不留情地夺走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当然,这些概念都来自于商业研究领域,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每每面对一个新概念,我们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文献那么多,看都看不完。

除了陌生的理论,我们还不得不面对更深入的焦虑。基于传媒创业机构展开的学术探讨,似乎难以和主流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对话。首先,在国内学术界,学者们往往从媒体的专业主义与公共责任出发,对传媒机构的商业变革表达忧思(李艳红、陈鹏,2016)。其次,在整个学科的知识谱系当中,商业路径的探索,向来并非主流;而且,对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思考主要着眼于大型的传统媒体机构(崔保国,2016a),甚至处于萌芽状态的“传媒创新研究”也是如此(喻国明、刘旸,2015)。这显得我们基于传媒创业现象的研究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何况,传媒创业的定义,也随着各种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出现,产生了极具张力的变化,如果我们采用更宽泛、更具有囊括力的定义来观察传媒创业,必然要与传统的新闻传播研究产生脱节。如此种种,导致了研究过程中的挫折和挑战。

这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研究,寻求与更具开放性的理论对话。可以说,如何把基于传媒创业机构的研究,与相对偏重传统媒体的创新研究进行整合,可能是本书最大的一个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之后,我们选择用颠覆性创新理论作为统领性的框架(克里斯坦森,2010;克里斯坦森、雷纳,2010)。克里斯坦森(2010)将创新分为两类:“颠覆性创新”与“持续性创新”,前者以新的市场竞争者或说颠覆者为观察对象,而后者着眼于原先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传统机构如何进行应对。由这套概念系统出发,我们可能整合传媒创业研究和传媒创新研究。在其中,新型的传媒创业公司是外来颠覆者,传统媒体机构则是试图进行创新的被颠覆者,它们之间的互动与张力,共同塑造了媒体业在商业模式以及公共性上的新形态。关于这些理论概念与现象的辨析,将会出现在本书的多个章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