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骶骨前区
骶骨前区是中盆腔重建手术的重要区域,是中盆腔缺陷重建手术——“骶骨固定术”悬吊处。熟悉此区域相关组织结构解剖是手术的安全保障。
一、骶骨前区范围及内容
1.骶骨前区范围(图2-1-1)
上面为主动脉分叉,下面为盆底,前面为腹膜,后面为骶骨和前纵韧带,右侧面为右侧输尿管和髂血管,左侧面为乙状结肠、直肠。
2.骶骨前区内容
骶骨前区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下腹神经丛和神经、骶中血管、骶骨静脉丛、左侧髂总静脉、骶骨交感神经链。
二、骶骨前区血管
骶骨前区血管包括髂血管、骶中血管及骶骨静脉丛。学者研究报道:以骶骨岬中点为指示点(图2-1-2),对骶骨前区血管到骶骨岬中点距离进行描述。
1.头侧血管
距离骶骨岬最近的为左髂总静脉和主动脉分叉,距离分别为27(9~52)mm和53(25~90)mm。
2.侧面血管
距离骶骨岬最近的血管,41%为左髂总静脉,25%为右髂内动脉,13%为右髂总静脉;距离为22(9~35)mm。
图2-1-1 骶骨前区
(a:主动脉分叉;b:左髂总静脉;c:骶正中动脉;d:髂内动脉;e:第五腰椎椎间盘;f:骶骨和前纵韧带;g:直肠)
图2-1-2 骶骨前区血管
(a:骶骨岬中点;b:第五腰椎椎间盘)
3.骶中血管
包括骶正中动脉和静脉(图2-1-3)。在女性中100%有骶正中动脉,90%有骶正中静脉。①骶正中动脉:61%位于左侧、31%位于右侧、8%位于中线部位,距骶骨岬距离为4mm;在骶骨岬水平其平均宽度为1.95(1.20~4.28)mm。②骶正中静脉:52%位于右侧、33%位于左侧、4%位于中线,距骶骨岬距离为7mm;在骶骨岬水平其平均宽度为1.90(1.00~3.00)mm。
图2-1-3 骶中血管
(a:骶正中动脉;b:骶正中静脉;c:左髂总静脉;d:骶骨岬中点)
4.骶骨静脉丛(图2-1-4)
变异较大,通常位于S2~S3以下的骶骨相连接处。距骶骨岬中点距离为34(4~86)mm。
图2-1-4 骶骨静脉丛
(a:骶骨静脉丛;b:骶正中动脉;c:左髂内静脉;d:骶骨岬中点)
三、骶骨与椎间孔
骶骨固定术通常将阴道顶端固定于S1的前纵韧带上。骶骨已在第一章第二节骨盆底骨骼描述。对于骶骨高度报道较少,S1平均为31.6mm。骶骨椎间孔为神经进入盆腔的位置,骶骨椎间孔间的最短横向距离分别为:S13.0cm、S22.6cm,S32.4cm(图2-1-5)。
图2-1-5 骶骨椎间孔
(a:前纵韧带;b:骶棘韧带;c:骶结节韧带)
四、前纵韧带
详见第一章第四节骨盆底韧带。
五、L5~S1椎体下降角度
L5~S1椎体下降角度是在椎体中线上,L5椎体上下缘连线向盆腔的延长线与S1椎体上下缘连线的夹角(图2-1-6)。美国学者报道:平均角度为65°,最小角度为43°,最大角度为89°。L5~S1椎体下降角度大小,应在骶骨固定术的手术时给予注意。对于下降角度大的患者,如果在骶骨岬水平缝合,网片“桥连”下方空隙大,使阴道后壁过度向前牵拉增加直肠膨出的发生率。
图2-1-6 L5~S1椎体下降角度
在骶骨前区的骨性结构中,最突出的结构是L5~S1的椎间盘(图2-1-7),不是骶骨岬。在骶前固定术中,应将网片缝合固定到S1的前纵韧带,避免固定到L5椎间盘上。如果缝合固定到L5椎间盘上,且缝合过深,有导致化脓性椎间盘炎的风险。
图2-1-7 骶骨前区
(a:第五腰椎椎间盘;b:第一骶椎骨;c:骶骨岬)
对于骶骨固定术,结合以上骶前区解剖介绍,考虑到其血管神经的分布与走行,以骶骨岬中点为中心的至少3cm区域是安全的缝合区。骶骨S1的高度在3cm左右、前纵韧带的止点以及抗力,缝合在S1~S2前纵韧带是安全的;从L5~S1椎体下降角度出发,缝合在S2以下更符合解剖结构。所以,从恢复解剖、恢复功能理念出发,骶骨固定术的阴道顶端悬吊缝合区为S1~S2,尽量避免缝合在骶骨岬位置,更要避免缝合到L5椎间盘深部组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