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期:发展“繁殖感”,避免自我停滞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在成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繁殖感”,避免自我停滞。这里所说的“繁殖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儿育女、陪伴孩子成长。事实上,能够关心社会和他人,主动创造更利于下一代成长的环境,也是“繁殖感”的重要表现。
在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看来,“繁殖感”是成年期个体心理发展成熟、自我价值明确的重要体现。个体能够从成功抚养和引导下一代的父母角色中获得成就感、完善感,也可以从生产、创造和奉献社会的工作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延续,这会让个体找到生命的意义,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相反,一个没有“繁殖感”的人,却会陷入过度的“自我关注”中,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完全不关心他人的需求,也不关注社会的进步。埃里克森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停滞”的状态,不利于个体的长远发展。
33岁的岑蓉硕士毕业已有8年,本是家人眼中的骄傲,可她在毕业后的所作所为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很不理解。
岑蓉没有像家人期盼的那样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她曾向几家大公司投过简历,没有得到回信,这让她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从此不再主动找工作。亲友给她介绍过几个单位,但她因为觉得“丢人”,连面试都不肯前去。
从那以后,她每天都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连门都很少出。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常鼓励她外出与人接触,还说要帮她介绍对象。可岑蓉一听就勃然大怒,发脾气道:“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生孩子,你们别来烦我!”
父母实在无奈,只得放弃劝说。可岑蓉却变本加厉,不但不做一点家务活,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动不动就问父母要钱购买新衣服、化妆品。父母都是退休职工,手头并不宽裕,经不起岑蓉的挥霍,但又不敢轻易地拒绝她,因为她动不动就威胁父母说要自杀。
岑蓉的父亲身体本来就不好,因为心中苦闷,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可让他感到寒心的是,他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女儿都没有来看过自己一次。他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对女儿这么好,却得不到哪怕一丁点儿的回报……
岑蓉是一个没有顺利发展出“繁殖感”的人,她没有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欲望;也没有从事工作、奉献社会的自觉;她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整日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却不愿主动体察父母和他人的感受,表现出了过度的自我关注和共情能力的极度缺乏。
像岑蓉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的心理是极不成熟的,人格更是非常贫乏的,人生也进入了停滞状态,看不到任何自我发展的可能。父母虽然暂时能够为他们提供庇荫,但父母正在老去,也迟早会离开他们,届时他们的人生很有可能会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避免因“繁殖感”缺失而陷入自我停滞呢?
1.发展爱的能力。
无法感受爱,不懂得表达和回应爱,都是“爱无能”的典型表现,也是“繁殖感”欠缺者身上非常明显的问题。这类人最需要发展爱的能力,只有学会被爱与爱人,才能减少过度自我关注,从而为促进心理成熟提供可能。
因此,这类人需要敞开心扉,去认真感受自己获得的关怀和爱意,并要为此知足、感恩。在感受爱的同时,这类人还要学着爱别人,如关爱日渐老去的父母,疼爱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关心朋友、同事……爱与被爱是相互的过程,在付出爱的同时,他们也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关怀,而这将成为缓解他们心理痛苦的一剂良药。
2.投入地进行创造性工作。
“繁殖感”缺失的人往往也会欠缺对工作的兴趣,他们或是自视甚高,觉得眼前的工作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或是因为个性懒散,不愿意辛辛苦苦地工作打拼。但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作的价值不容小觑,它不但能够让个体获得报酬,确保生存无忧,还可锻炼个体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特别是在从事有成就感、创造性的工作时,个体更是会获得强烈的快乐感、满足感。因此个体不但不应当抗拒工作,还应主动探寻工作的意义,让自己能够顺利跨越成年期的心理迷茫期,促进自我不断发展。
除了上述两点外,“繁殖感”缺失者还应主动减少自我关注,如减少对自我感觉、自我需求、自我利益的过多关注,将注意力投向他人和广阔的外部世界,平时可以多看一看他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然后与自己的情况进行对比,这将有助于发现很多被自己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