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的88堂心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迎接“成熟期”,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

在65岁以后,个体开始步入成熟期,这也是人生历程中最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理上的退行性变化,并会因为年龄增长、社会生活条件改变而引发不同的心理问题。

比如,有的人会遇到退休后心理不适应的情况;有的人会因疾病而产生强烈的绝望感;还有人无法正确面对死亡的问题,内心充满了焦虑感、恐惧感。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进行自我调整,使自己能够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张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刚离开教学岗位的时候,老张觉得很不适应。以前他一直是班主任,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现在突然闲下来,整天“无所事事”,老张心里觉得空落落的。他每天闲在家里,很少和同事、学生接触,产生了失落、无助的感觉,觉得自己被社会抛弃了,成了一个“无用”的老人。

老张的妻子早逝,唯一的儿子张扬在外地工作,虽然很担心父亲的状态,却没有办法回来陪伴,只能时常打电话慰问,但安抚的效果并不理想。幸好张扬在网上看到了老年大学的招生信息,又想起父亲平时喜欢书法,便给父亲报了名。老张在儿子的劝说下上起了“大学”,颓废、空虚的状态得到了改变。

他重拾起了对书法的爱好,饶有兴趣地投入了练习中,没过多久,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在社区举办的比赛中赢得了一等奖。老张听着大家对自己的夸赞,心中十分兴奋,还高兴地对儿子说:“谁说老年人没用,看我这不就是‘老有所为’吗?”

老张在进入成熟期后,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失落感、孤独感、衰落无用感等,好在他重新找到了精神寄托,完成了心理的自我调整和适应,逐渐摆脱了负面情绪,让自己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安度晚年。

老张遇到的问题绝非个案,随着体力、心力、健康状况的不断下降,人们会将成熟期看成“老化”“衰退”“丧失”的阶段,认为到了这一阶段,人就会失去发展的潜力,只能消极、被动地等待人生的终结。

可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即使在人生的暮年,仍然会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而且个体心理发展情况是因人而异的,也有很大的可塑性,会在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所以我们不能将成熟期等同于衰退期、丧失期,而是应当转变态度,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和乐观。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调整。

1.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

退休是成熟期的一个重要变化,很多人在退休前后都会经历四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尤其要注意适应期的心理调整,避免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1)期待期。在退休前,有的人会有一种期待感,觉得自己会在退休后享有安闲、轻松的生活;但也有人会有矛盾心理,担心离开岗位会导致自己的社会地位发生改变。

(2)退休期。在正式退休阶段,有的人会因为期待得以实现而感到欢欣雀跃,并开始计划之后的生活。但也有人会觉得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做些什么。

(3)适应期。在前两个阶段产生过矛盾、迷茫心理的人,到了这一阶段常会出现适应困难,会觉得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还会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4)稳定期。适应困难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心理挣扎后,终于能够接受自己的现状,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家庭生活中,或是开始寻找人生中的其他可能。

2.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成熟期,交往范围逐渐缩小,人际关系的重心调整为家庭和亲友圈子,此时应当重视处理好夫妻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孙辈的关系、与亲戚朋友的关系。可以试着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拓展人际交往的范围,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他人相处也会更加和谐,这对减少心理不适、保持心理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3.正确认识死亡的问题。

生老病死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有的人往往无法接受这一点,所以会感到恐惧不安,甚至产生抑郁情绪。对此,心理学家建议我们要坦然接受自然规律,愉快地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做到不忧虑、不抱怨,以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安然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