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盲区”:你对自我的误解有多深
尽管我们已经学会了自我觉察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有着不错的自我觉察能力,可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自我觉察能力的调研,他们以随机挑选的80万人为调研样本,对他们进行了问卷测试。其中包括这样的一些问题,如“你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如何?是低于平均水平、一般,还是高于平均水平?”
“你认为自己与同事相比,更聪明、更好看、更健康吗?”
“你认为自己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吗?”
“你擅长阅读、驾车、下棋、打网球吗?”
……
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人不但无法清晰、准确地觉察自我,反而容易走入“盲区”,即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对自己做出了明显高于事实情况的评价。
比如,样本中有95%以上的人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远高于平均水平,可仅仅从理论上看,这样的数据是不合理的。因为“平均”就意味着将人群一分两半,能够处于平均线以上的人仅有49%,可见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优于平均”其实是一种错觉。
人们在自我觉察时容易走入“盲区”,常常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无法专注觉察自我。自我觉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耐心地审视、探索自我,但这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加上生活中存在太多的干扰源,使人们无法专注觉察自我,也就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问题。
第二,无法诚实接纳自我。对于那些习惯美化自我的人来说,真实的自我可能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所以即便他们能够觉察到一定的自我,也会拒绝承认和接纳,宁愿活在虚假的幻想中。
第三,无法准确认知自我。有的人看问题比较简单,思维幼稚化、偏激化,不能接受和理解复杂的事物,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觉察自我的任务。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走出“盲区”,解除对自己的误解呢?这就需要心理学中的“乔哈里视窗”来帮忙了。“乔哈里视窗”是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这个模型将“自我”分为四个部分。
1.公开的自我。
指的是别人知道,自己也知道的那部分自我。就像个人的姓名、性别、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求学经历、工作职位,等等。这部分自我的暴露并不会给我们造成心理压力,我们可以根据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有选择性地公开部分信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盲目的自我。
指的是别人知道,但自己却不知道的那部分自我。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认识自我时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常常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弱点、坏习惯,这部分自我在他人眼中却是一览无余的。但他人为了不影响彼此关系的和谐,一般不会对我们直言相告,这也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盲目。
3.隐藏的自我。
指的是别人不知道,但自己知道的那部分自我。每个人都有想要保护的隐私,也有一些不希望被人知晓的过往经历、想法、欲望,等等,我们会极力掩盖这部分自我,生怕被他人知道后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4.未知的自我。
指的是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那部分自我。像我们的一些潜在的能力、个性等都属于未知的自我,这是一片全新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探索。
也就是说,在进行自我觉察时,我们除了可以用“洞察七柱”来认识自我,还可以从“乔哈里视窗”来剖析自我,这会让自我觉察变得更加全面,有助于避免“错觉”和误解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