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内心的冲突和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自我成长:认识内心的力量

1 如何摆脱假性独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只要孩子大学毕业了,就应该把他结婚的计划提上日程。为了催孩子结婚,他们通常会软硬兼施。如果只是被骂,很多人其实没那么在意,听着就好,可是最怕的就是父母说软话。

“担心你的婚姻问题,我整晚整晚睡不着。”

“你结婚了,妈以后也能放心走了。”

“你看隔壁老张家的孩子都生二胎了,你还不结婚,让我们怎么抬得起头做人。”

父母催婚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觉得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自己家孩子却还单身,没面子。有的则是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催孩子结婚变成了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催完大儿子又开始催小女儿。可是,他们那些话语会让孩子充满负罪感,似乎不听他们的就是不孝,由此陷入心理挣扎之中。于是有些人选择回避,有些人选择屈服,心里却始终不舒服,总有种无形的压力。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朋友吃饭,他今年30岁,刚结婚不久。用他的话来说,他之所以结婚是因为被逼得没办法了。父母的催促让他觉得赶紧成家是唯一的办法。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有的人把婚姻选择权交给父母是源于自身经济上的不独立,他们的经济来源被父母控制在手里,选结婚对象最重要的是父母喜欢,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一类人是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相信在你身边总能数出几个这样的人,他们从不出格,很好地贯彻了“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的道理,身边人陆陆续续结婚了,他们也开始觉得自己应该结婚,因为年龄到了。人到中年,盯着孩子学习,不允许孩子早恋,等到孩子大学毕业了,开始安排相亲、催婚。他们的人生是一个循环。

我们都知道,一旦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势必面临很大的压力,而走一条大多数人走的路会更有安全感。越容易从众的人,本身的性格就越容易受他人的暗示,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从某方面来说,他们从未认真聆听过自己内心的声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混淆了人格面具和自己真实的内心。人格面具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是个人适应社会、寻求社会认同的必要手段。人格面具就像京剧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红脸、黑脸、蓝脸等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观众只需通过脸谱就可以分辨角色的善恶。人格面具也是我们对外展示的人格特征,通常以集体价值观为基准,具有从众的特质和趋同性。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在被逼迫的前提下进入“围城”的,原生家庭父母感情和睦的孩子往往向往婚姻。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排斥婚姻,另外一种是由于缺爱,迫不及待地想找个人来爱自己,给自己一个家,因为太想要,往往陷入“别人给你一颗糖,你就跟着走”的境地。最后促使他们走进婚姻殿堂的未必是内心的选择,只是刚好遇到这个人,幸福与否全凭命运安排。

人格不独立的人很难掌握人生的方向。相对而言,能够理性分析自身现状再做出选择的人,比盲目屈从于催婚压力的人心智更成熟,精神更独立。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强大,谁都不需要,然而内心极其孤独。这被称作假性独立。假性独立是防御机制的一种,而防御机制是我们调整内在和外部冲突的手段,采用假性独立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渴望依赖他人的同时又不敢麻烦别人。

(2)为了回避羞耻感习惯性拒绝来自外界的帮助,总是独自解决问题。

(3)面对来自他人的关心常常会手足无措。

(4)不习惯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也不愿意承认脆弱的一面。

(5)因为缺乏安全感,对另一半有较强的控制欲。

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提出性心理发展阶段说,把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5岁)、肛门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11—13岁开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一个人形成假性独立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儿童在口唇期时,需求经常得不到抚养者的关注和满足,成年以后处理关系的模式会延续这种依恋模式,继而形成假性独立,对外总是一副“我不需要依赖任何人”的样子。其二则是当儿童处于性器期,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不可靠时,这种“不靠谱”的父母的形象会逐渐内化,从而在成年以后认为其他人也是不可依靠的。

但是,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不可能彻底脱离他人或者环境,早在60年前,心理学家就做了一个极端脱离外物的实验。心理学家为被试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限制他的视觉,再用调节器影响他的听觉,又固定被试的四肢,并给他戴上手套等,之后心理学家退出实验室。仅仅几个小时之后,被试就越来越恐惧,焦躁不安,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产生幻觉。

由此可见,假设我们强迫自己“不需要”,反而会对我们造成心理创伤。凡事过犹不及,想要成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能够平衡他人的期待和自身的需求本就是一个缓慢的成长过程。如果想破解假性独立,不妨尝试以下步骤:

(1)放下那个想象出来的“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形象。

(2)在明明需要帮助却又因为羞耻感而止步的时候,提醒自己寻求帮助是很正常的行为。

(3)不要抗拒来自他人的善意,在真正接纳了外界的关心后,安全感会得到提高,再向你认为安全的人表达自己的无助和脆弱。

(4)学会说出“我需要”。

很多时候,只要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你就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