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内心的冲突和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像爱别人一样爱自己

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各方面都很优秀,在旁人眼里近乎完美,却总觉得自己很糟糕。起初你以为他们不过是在自谦,后来才发现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很不好。这样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自我批评。他们在宽容别人的时候忘了自己。如果你见到陌生人被欺负,你会觉得他活该吗?如果你的朋友不小心在你面前出糗,你会觉得他蠢吗?如果你的家人在事业上做出错误的判断,你会恨他吗?这三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许多人却会毫不留情地谴责自己,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自己。

我遇到的一位老师曾经是某高风险性精神病院的精神科医师,他和我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女人患有精神障碍,会出现幻视、幻听的症状。每天从睁开眼的那一刻起,她就会看到三个自己在不停地骂她,内容无非是你怎么这么差劲之类的,这种每时每刻的辱骂持续到她睡着为止,日复一日。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多么让人崩溃。很多人心里也有这样一个自己,每天像个严厉的监工站在心里,随时准备着跳出来骂自己两句。

对这些人来说,让他们回溯为什么会苛责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这让他们感到恐惧。受过往经历影响,他们形成了一种错误认知——我必须毫无缺点,别人才会喜欢我。这种完美主义让他们无限放大自身的缺点,这限制了他们的视角,让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哪怕他们已经做到令人羡慕,也会觉得“那是因为别人不了解我,如果这些人了解了真正的我,就会离我而去”。在处理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出于自我防御抢先一步伪装成那个“糟糕”的恋人,“作”、闹、脾气大,用表面的攻击来掩盖对自己的不信任。等到对方离开了,会再次加深这种认识:你看,我说得没错吧,你不会真的爱上我。就像陈奕迅的《打回原形》里唱的一样:“如果我露出了真身,可会被抱紧,惊破坏气氛,谁都不知我心底有多暗,如本性是这么低等,怎跟你相衬。”在他们心里,自己一无是处。

最近,李潇喜欢上一个男人,在她眼里,对方富有教养,事业成功,处处与人为善。可这个男人却觉得他自己很糟糕,总能在自己身上挑出各种毛病,即使那在旁人眼里真的不算什么。

都说要先爱自己才能够爱别人,确实如此。如果你口袋里只有1块钱,别人问你要5块,你只能给对方仅有的那1块,别人也许还会觉得你这人真小气,才5块钱都不肯给。对很多习惯于自我批评的人来说,这是他们常会遇见的情况,说这话的可能是他们的家人、爱人或者朋友。他们总是认为只有自己不快乐,其他人看起来总是很开心,只有自己有一堆毛病,别人看起来有无数的闪光点。他们看到的是真的,但是,他们忽略了那只是“看起来”。大家都是人,你会有的烦恼,别人一点儿也不会少,不然也不会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说法了。既然自己和别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就更没必要过度苛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你,也有光芒。尝试去接纳自己,就像你不会计较别人的小缺点那样。一些人习惯性地把别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轻,可是别人再重要,也只是陪你走一程而已,只有你会始终陪伴自己,从出生直到死亡。

每当你的大脑里冒出自我批评的想法时,不妨用“苏格拉底式询问”和自己对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选用讨论的方式和学生交谈,通过反复指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答案。这种方式也被称为产婆术,经过多年发展,“苏格拉底式询问”被引入心理学领域的理性情绪疗法之中,这种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在“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之上优化而来的。“情绪ABC理论”中的“ABC”分别代指:

A:activating event,刺激事件。

B:belief,信念。

C:consequence,后果。

在“情绪ABC理论”中,刺激事件发生,在非理性的信念之下引发消极情绪,非理性信念在两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非理性信念包含以下三种特征:一、绝对化要求;二、过分概括;三、糟糕至极。

简单来说就是以一种绝对化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偏概全,因此对结果十分悲观。

艾利斯提出的理性情绪疗法则包含了“ABCDE”:

A:activating event,刺激事件。

B:belief,信念。

C:consequence,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

E:effect,治疗效果。

“苏格拉底式询问”是理性情绪疗法中最常用的技术,通过对非理性信念的辩论,引导来访者意识到原有信念的不妥之处,再用合理信念取而代之,减少原有的困扰,使来访者恢复积极的情绪。如果你习惯自我批评,可以参考如下方式对自己进行“苏格拉底式询问”:

A:我认为我一无是处。

B:这个想法是对的吗?有什么证据证明它是对的?

A:很多事情我都做不好。

B:做不好完全是因为我吗?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吗?

A:好像不完全是。

B:不完全是也就是这个逻辑是错的,那我到底是怎样的人?

A:我不知道。

B:我有哪些优点?

A:我的优点是……

B:我有很多优点,那是不是能够证明我是一个值得被爱、被尊重的人?

A:是的。

运用“苏格拉底式询问”这项技术来推翻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以调整对自身的认知,自然不会陷入盲目指责自己的境地。当你真正接纳了自己时,你会发现,你不再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患得患失。这时,你有能力给予自己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你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优缺点,不再害怕以“真面目”示人,和从前的躲躲闪闪相比,现在的你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学会关心自己,才能真正地关心别人。学会爱,才能给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