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传习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套路(1)

古时人习武没有花法,只在一招一式,十分怪异,这是因为心有恐怖,造出这些招法,(2)本质上还是源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比如在对抗时单手抱头,口里嘶叫,伸着手就往前冲之类。所以早期拳术只是一种单一的拳脚功夫,即使到了清朝,除了走江湖演武之人为了吸引观众编有套路表演,真正练武的人还是招式,各家手法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然后互相穿插假想对敌地练,没有套路。过去,拳术一直都是一门单一化的身体学问。

到了王芗斋时,他让拳术变得不再单一,拳术领域拓展而丰富起来,拳术境界升华而变得高深,直到成为人生哲学、社会教育、生命之道;文武相资,变成求“道”之事。王芗斋把一切学问归总到生命本源上,自成一系,确定了要领,给明了方向,然后指出在不同时机、不同层面、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心法。比如为人处事时,“头直、目正、身庄、气静”,“恭、慎、意、切、和”;更深一层的心法,“心不恨不打、打不着不打、打不死不打”,这背后的用心其实是“不能出手”,拳不善做,因为有愤怒、打中、打重,所以出手非死即残,自己要随时守住“中道”。练拳跟做别的事情不一样,做别的事情执着,最多只是事情办不好,但能补救;两人对抗时,你一执着就输了,如碰到坏人,直接就被废了,无可补救。《少林拳术秘诀》就要求对抗时要破生死关。这个其实也容易,方法就是自己抱好肩架上去挨打就行,这一下,执着就破了。不能像现代体育竞技,害怕被打,或者不能自控被打的程度。这跟两军交战一样,未战之前,谁都恐惧,待真正开战,心里反而放开了,不执着了。破生死关的心法,就是把自己放虚了给对方打,他打的同时我就打他。在过关时,不打对方,就让他打到自己心无恐惧,关就破了。若遇高手,一下探不到底,两次、三次,看清底后再打他。若遇比自己弱的人,他一伸手就探清底细,这时也不存在生死关问题了。

武术对抗不是力学,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人性上的问题为主导地位,很多技术没有用,特别是练人为的动作,从造作到造作,完全无用,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人变傻,障碍了天然本能。练到最后,是能量对抗,不是技术比拼,一点点技术都没有,多一点人为的技术就限制了本能,埋下了失败之机。现在很多人还在技术层面上做文章,那是因为对抗还不够激烈,还未打破技术的局限,真正的生死格斗,哪儿有技术?只有本能对抗,就是气脉畅通,吞吐对方,功夫就是唯一的技术!功夫是什么?功夫是心里的东西,中道,平常时候通透畅达,一伸手“唰”就通过去,身体变幻,神气鼓荡,眼神将对方吞过来再放出去。王芗斋保存了形意、八卦、太极等他人不传之法,且勇于将它公开,废弃套路,真是大丈夫!

少摩拳大师金丽贵(3)说:“套路是散手之外壳,散手才是武术之灵魂。技击奥妙在运用与发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技击,出于人体自然之灵感,运用心灵性能之妙法。”

练武之人,要不就求道,要不就得厉害。拳术这个行当,厉害很重要,你身上没真功夫,不厉害,就是套路练得再多、再好看,当真进入这个圈子,马上就没有发言权了。所以要好用功夫,多体认,把这个东西认清楚。想练一些东西也没问题,比如说练棍,(4)很简单,就弄个土堆,练这个风火轮子,左边五百下,右边五百下,每天就练这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就足够了,你这样天天练,把一个动作练得出神入化,能见棍之性,身性与棍性相合,使棍之性发挥到极致。练过套路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你练了几十个套路,有一天一个人随便比画一个动作,你会发现你这几十个套路没有一个动作能练出这样的神气。接着是扎枪,(5)你别说每天扎五百枪,就是一百枪,你每天扎,把这一枪扎得神出鬼没,别人练什么枪套能跟你这个比?鞭杆(6)也一样,就练这个十字八道,这么一横一竖,或者就练一揭一打,左右揭打,练活了。练到什么程度呢?练到不仅是手上的东西了,你看练套路全是手上的东西,你要把意给练出来,那就不是从手上,而是从身上顺出来的东西了。这样你每天左边五百下,右边五百下,就练这个东西,把它练得炉火纯青,随意拿个鞭杆,别人一动,你就把他连人带棍都打掉了。

金丽贵先生

所以练一个动作就把它练懂了,要真懂,身上懂,然后别人一练,你看见什么动作,你手上就会了,你就能用了,这才是本质。你要是不懂,就是学上一万个动作,用的时候一个都用不上,那不是自己找打吗?你要懂了,就拿着这棍,懂上一个动作,别人会再多的动作,只要他敢用出来,你就会了。这个理很重要,套路上你练一万个动作,练得再熟练,都不是,只要你见过能见性的拳法,就知道套路里边的东西还是惯性的延续,不是从里面涌出来的那种生生不息的东西,它还是用形体,里面没东西。还不如你一个动作研究上一年半载,把它研究透了,就能用。拳学的基本功夫就是一个:桩功,没有别的功夫。当你对拳学的了解和把握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动作都是旁枝末节,都是局部,都不像桩功那样,阴阳相济,完整一气。比如说铁掌、铁腿等,都跟这个事情根本没有关系。拳术套路的作用就是让本来开放的、自由的心死掉了。

过去的人为什么有功夫?是因为师傅教你站桩,你什么也不敢问,就只是站,等功夫站到那个程度了,师傅才告诉你搭手应该是什么结果,你就明白了。再比如师傅告诉你,手一搭的时候,手臂的阴面要往后抽着,本能地拉着,腿在往前走,你怎么也不会相信,因为你的手、肩、脚都没有关系,怎么能相信呢?!你站桩有功夫就有关系了,这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有些人练了很长时间就练一个动作他懂,有些人练了很多动作他不懂?练大成拳不要追求动作,如果追求动作还不如练别的拳,别的拳动作多丰富啊!

一个典型就是山西某些人说郭云深,说他在李洛能死了以后还没有学完十二形,就专门跑到山西找车毅斋,(7)才把十二形补完了。实际上他在这个时候,半步崩拳已经打遍黄河两岸了,到山西只是访友,而这些人只会在“形”上说事。王芗斋说只要你桩上有功夫,随便比画都是动作,都是招法;你桩上没功夫,你就是会一万套,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动作,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招法。若从精神享受来说,你一定得掌握一个东西,比如一个动作,你真懂了,这就行了,这比空练一趟拳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有些拳当然也可以练,这没问题。但在练的过程中,你得知道创拳人的想法才能练好。和大家聊的时候,我会把每个拳创拳的想法告诉你,它好的东西在哪儿,局限性在哪儿,是怎样的思想脉络。他在创拳的过程中,有了这些经验,出了这个思路,就有了这个动作,他练着练着可能还会有别的经验。你看太极拳,它不是一味地任何动作都一个思路,偶尔有些动作你也能发现别的思路。太极拳是这样,八卦掌也是这样。再一个,你看过去的老拳师,他对传承下来的东西一点都不改,很可能是他不了解那个东西,所以才墨守成规,教你这腿怎么踢,你必须那样踢,他说我就是这样学的,也必须这样教你。创拳人也吸纳了别人的很多东西,传承下来这个拳,不吸收外边的东西不行。你看现在的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它们的分界线不大,不大的原因是互相吸收了,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的思路了。太极拳有八卦掌的东西,八卦掌有形意拳的东西,在这些拳里边你可以看到明显有好几个思路。大成拳是把心能虚开,虚开了才能脱形,心就出来了,以精神为主体。精神出来以后就随性了,随性而遇,无我无人。


(1) 套路:一种由有“攻防”含义的动作组成的、按一定的格式与规律编排的演练形式,相对稳定并呈程式化特征。

(2) 招法,根据经验总结形成或得自传授的、被认为是有用的一些攻防手段。一般来说,凡是打法都是招法。

(3) 金丽贵,又名石生。1907年生于陕西省阌乡县(今潼关)老城,自幼习武,后入河南省国术馆深造,得遇刘公丕显先生,以其独创的少摩拳法、散手技击声振武林。1936年8月应选赴德国柏林参加第11届奥运会。

(4) 棍,兵器之一种。

(5) 枪,中国传统兵器之王。

(6) 鞭杆,源于山西与甘肃的一种短棍,粗头为“把”,细头为“梢”。梢把并用,变化无穷,极其方便实用。

(7) 车毅斋,拳学大师,神拳李洛能先生最著名的弟子,后人尊其为车氏形意拳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