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十二五”的执行情况
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国内外主流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稳步提升。根据US News 2016排名,厦大位列全球第275名,在上榜的大陆高校中排名第12位。2015年4月22日,李克强总理视察厦大,充分肯定学校办学成就,称赞厦大学生“高能成,低能就”,既有能力又接地气,并对学校下一步发展寄予厚望。学校“十二五”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我们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本科生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审核评估。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系列竞赛、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国际法辩论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成为中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案例”的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分发表ESI数据库入选论文2964篇,7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5名博士生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二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校新增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五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4个。承担“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五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8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项。发表SCIE科技论文9838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Cel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杂志发表论文四篇,自然指数位居全球120名;人文社科发表SSCI论文558篇,二类以上核心刊物论文4452篇,出版著作699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项、国际合作奖一项、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一项、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两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科研经费从2010年的5.2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近10亿元。
三是社会服务深化拓展。我们实现了与福建省各地市战略合作全覆盖,与中航工业、国家核电、复旦大学、国防科大等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拓展。生物疫苗研制、新一代煤化工、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特种材料研发等产学研成果成功产业化,研制世界首个戊肝疫苗并成功获批上市。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南太武园区开工建设,翔安主园区获批建设。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建设、两岸和平发展、宏观经济政策、能源发展战略、南海权益、教育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积极帮助受援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四是人才队伍水平提升。我校新增中科院院士三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4名(其中“青年千人计划”27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五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万人计划”入选者11名。新增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66.8%增至81%,具有国(境)外博士学位的比例从10.5%增至15.8%;具有一学年(10个月)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研修经历的比例从33.2%增至47.7%。技术支撑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五是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组建航空航天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能源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以及南海研究院、中国(福建)自贸区研究院等一批学院、研究院,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实施《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厦大学派”。召开医学教育工作大会,大力扶持医学学科建设。统筹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在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一级学科进入前五位、16个一级学科进入前十位。新增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一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00强,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数已达到9个,数量居全国高校第15位。
六是对外交流合作取得实效。马来西亚分校获批立项并启动建设,厦大成为第一家在海外建设分校的高校。新建孔子学院四所(总数16所),启动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和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建设,成功举办第九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荣获“优秀中方合作院校”称号。推行“G50战略伙伴计划”,与39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组建或参与了10个国际性、区域性大学联盟和合作平台,共建了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32所台湾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对台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互动更加活跃。
七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区战略调整基本完成,校区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不断完善。思明校区新增各类用房近10万平方米,物理机电航空大楼、材料学院大楼、经济学院新楼、艺术学院二期、曾厝垵学生公寓新楼和运动场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翔安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办学用地243公顷、用房面积80多万平方米,10个学院、7个国家级平台、近1万名师生入驻。漳州校区为嘉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应用学科创新平台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实验装备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基础网络扩容与升级,图书文献等资源引进与数字化建设成效明显。综合财务收入从2010年的25.1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2亿元。
八是民生工程有效落实。学校完成183套五缘湾、403套高林保障性住房的配售,完成490套海韵北区教职工住房置换,完成4200多人次39890万元住房货币化补贴资金的发放。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我校教职工工资收入基本达到厦门市事业单位同类同职务人员水平。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落实岛外工作补贴、改善校区间公共交通、推行教职工大病互助机制等惠民举措,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共投入7.9亿元用于发放学生奖助学金。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
九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我们制定、实施《厦门大学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编制《厦门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系统谋划、协调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下放办学自主权,充分激发学院(研究院)办学活力。改革学术委员会、学部委员会,发挥学术组织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在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十是党建工作水平提升。顺利召开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学校“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顺利完成校院二级党政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把好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关,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推进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成功举办90周年校庆活动,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推进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大力传承弘扬厦大精神文化,升华校史校训育人内涵。
总的来看,厦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实施进展顺利,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重大项目、高水平论文、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空间、办学经费等主要指标大多数达到预期进度要求,部分指标已超额完成目标。受外部环境变化、相关政策调整等原因的影响,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文科基地、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停止评审,相关指标不再考核。此外,学校在科研经费总数、科研成果转化、学科排名对比等方面的指标实现情况相对滞后,与兄弟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努力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