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这本书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候,研究中国历史的西方学者们正好对地方史尤其是城市史怀有强烈兴趣。我想起了我在南京大学的指导教师吕作燮教授,他曾经饶有兴趣地观察到中、西史学之间的这一差异。他评论说,在中国,历史学家们主要致力于观察宏大的图景。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奇怪,我怎么会去研究扬州这样一个城市,因为它看上去远离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主流。
从那以后,中、西史学之间的缺口有了相当的缩小。改革开放年代,研究者们进入、流出中国成为常态,由此促进了观念和研究方法的交流。新一代学者们将新的问题引入了历史学。假如本书的基础工作完成于更晚些时候,那么毫无疑问,它将成为一本迥异于目前模样的书。早在我得以拾起自己博士论文的思路进而写作本书之前,更年轻的学者们已经开始转而关注扬州。2001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艺术史专家徐澄淇(Ginger Hsü)的著作《以笔换珠:18世纪扬州的商业绘画》(A Bushel of Pearls: Painting for Sale in Eighteenth-Century Yangchow)。三年之后,梅尔清(Tobie Meyer-Fong)在同一家出版社出版了《清初扬州文化》(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此外,丹麦学者易德波(Vibeke Børdahl)也早已开始了关于扬州说唱文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她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扬州评话探讨》(The Oral Tradition of Yangzhou Storytelling)出版于1996年。
事实上,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几年里,涌现了一批专门探讨或者涉及扬州的英文论著。在易德波和捷克学者卢齐耶·奥利沃娃(Lucie B. Olivová)的引领下,一些学者随后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号称“扬州研究俱乐部”(the Yangzhou Club)。到目前为止,扬州研究俱乐部已经推出了两部重要的文集:一部是论文集,涉及扬州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Lifestyle and Entertainment in Yangzhou, 2009);另一部是翻译和评注类型的《扬州文选》(Yangzhou, A Place in Literature: The Local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2015)。第三部文集目前正在拟议中。
因此,眼前这本书只是我关于扬州的诸多英文论著中的一种,它们大多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本书第一版中译本遇到了学识丰富的中国读者,暴露出了一些错误之处。这些错误在这一版里得到了更正,不过本版很可能还存在着别的错误。此外,书中的一些结论,也许有必要通过英文原著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新近研究成果加以验证。感谢后浪出版公司考虑出版本书的第二版中译本,也感谢南京大学的李恭忠教授,他是第一版的共同译者,现在又来为第二版出力。
本书第一版中译本面世于2007年,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如果没有蔡少卿先生,这一切都无从谈起。蔡先生是恭忠读博士期间的导师,也是1977年我最初到达南京大学历史系时的一位老师。多年以来,他的友善、指导和支持,让我永远难忘。蔡先生于2019年去世了,我想将这个新的版本献给他,作为永久的纪念。
安东篱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