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开始的每一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说再见的N个要点

●请在第一天来校时把照相机和摄像机留在家里,关掉你的手机,专注于孩子。此时孩子需要你全心全意的关注。

●告别要简短。简短的告别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会容易得多。在孩子难受时,延长告别时间就相当于在延长他的煎熬。

●不要征得孩子同意再离开。当我们听到家长对孩子说:“我现在就走了,好吗?好吗?好不好?”我们就知道孩子的回答肯定是“不好”。

●制定一个告别仪式。通常,有一个别致的告别仪式对孩子是大有好处的。同样,这个过程也要简短。你和孩子可以用1个拥抱和3个吻作为你们的特别仪式,但如果你们已经亲吻搂抱了14次,还在为第15次而拉拉扯扯,这就有点太长了。

●带一些家里的东西去学校。对于有的孩子,从家里带些东西陪他们一起上学会在过渡时期对他们起到安慰作用。学校的储物空间有限,所以带来的东西要能塞进他们的小柜子。不要带孩子特别珍惜的东西,否则一旦丢失,孩子会无法接受,也不要带太小、容易遗失(或吞咽)的东西。

●准时到校。这样老师才能在孩子到校时给予他所需要的关注。如果你的孩子迟到了,课堂活动已经开始,那么还处在适应期的他心里会更加忐忑。

●尽量不要抱着孩子进学校。你这么做会让孩子觉得他还是个婴儿,还没准备好迎接新的体验。如果你抱着他,他就会更容易对你产生强烈的依赖。所有两岁半的孩子都有能力自己走进学校。

●尽量避免父母双方同时来送。对孩子来说,同时和父母告别,而不是只和一个家长说再见,可能更为难受。

●告诉孩子你要去哪儿。对孩子有帮助的一个做法是,让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在脑海里能构想出你会去哪里或者你可能在干什么的画面。如果你说你会坐在教室外的长板凳上,那就不要到走廊另一头去和其他家长交谈。老师可能会带着孩子去找你,结果却发现你并不在那里。如果你穿着运动服,就不要说你要去办公室。我们认识的一位家长告诉孩子她要去买杯咖啡,孩子就回答说:“可是妈妈,你不喝咖啡,只喝茶。”对孩子说话要明确,并要说到做到,否则只会给他增添额外的担心。

●要知道孩子一直在留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以及你说话时的语气。如果有一天你可能比较着急或紧张,在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的时候,你如释重负并跟老师开玩笑地说:“哦,老天,今天可有你忙的了。”那么这句话当天绝对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应验。孩子无法领会大人的玩笑,反而会对你的说法耿耿于怀。

●教孩子一个口头禅。有一位我们认识的母亲总是对她3岁的孩子菲比说:“再见。现在我要走了,我会在接你的时候回来。”菲比会犹犹豫豫地跟着老师走到玩橡皮泥的桌子旁,不和别人眼神交流,也不和任何人说话。她会开始用力地揉搓橡皮泥,嘴巴里小声地反复念叨:“妈妈总会回来的。”她是在用一句能让自己平静的口头禅一边给自己吃定心丸,一边调整自己对分离的感受。如果你教孩子一句可以让她在你离开后反复对自己说的话,那么可以带来很大的安慰。“讲完故事妈妈就来了”也是一句很管用的话。

●信任孩子。请记住,当孩子面对新事物时,他们会找到安慰自己的办法。不要感到内疚。学校很有趣,你的孩子会在那里度过愉快的时光。要坚信他能做到这一点。

留还是不留

我们俩刚开始在幼儿园一起工作时,在开学的最初几周我们会允许家长在教室里逗留较长的时间。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么做实际上对全班的孩子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虽然对于有些孩子和家长来说,延长告别时间确实是有效的,但对其他孩子来说,这却造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教室里,3岁的乔什正在和其他孩子听故事。老师读的是艾瑞·卡尔的《好饿的毛毛虫》,这是乔什最爱听的故事了。尽管如此,乔什还是不能专心地看着书,因为他一心想着回头去找妈妈。妈妈的在场实际上妨碍了乔什和老师建立感情,因为乔什总是可以去找他的妈妈。一般来说,我们注意到的现象是,家长在教室里会让孩子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活动。

于是,我们决定重新考虑这种做法。老师将学校的安排以及对家长的期待明确地传达给了家长。第一天,家长和孩子在教室里一起逗留了一小会儿。第二天,家长在门口道别,然后就坐在教室外的长凳上,万一有需要,老师会带着孩子出来找家长。再过几天,家长会到学校的另一个地方,然后老师会告诉家长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孩子很快就明白了教室是老师和孩子的空间,不是给家长的。告别期变得顺利多了。每个学校都会采用不同的校规对待分离这件事。有的学校会让家长在教室里逗留一段时间。如果是这样,你应该不声不响地待在教室后面,让孩子学会依赖老师来满足他的需求。这意味着家长要让自己做一个“隐身人”。你可以带一本书或一份报纸去读或者假装阅读。如果你以任何方式让孩子注意你,这只会让孩子分心。有一次,我们看到一位家长在教室里给孩子吃糖——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孩子要求你带他去卫生间或是去喝水,你可以告诉他去找老师。如果孩子拒绝跟老师去,你可以陪着他跟老师一起去,但尽量放手让老师去处理。要让孩子学会信任老师。如果其他家长和你坐在一起,尽量少交谈,等你们离开教室再进行社交。永远不要在教室里开着手机。

有些教室的门上有窗或者有单向透视的观察窗,家长可以透过这些窗口看到里面的情况。这对于观察正在适应期的孩子可能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方法,但我们知道有些家长一上午都站在外面张望,鼻子都贴到玻璃上了。请记住,听不见的时候,透过窗口看到的情景很容易产生误解。有时你可能会认为老师不关注你的孩子,而事实上老师是在响应你的孩子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当你透过普通教室的窗口往里看时,要记得孩子也可以看见你。难免会有孩子当“小喇叭”:“那是莉莎的妈妈。”这下大家都停下来不玩了,开始朝着窗口指指点点,而莉莎呢?本来一上午都好好的,这下却哭了起来。

偶尔会有个别家长自告奋勇给当天已离开的其他家长充当“情报员”。当你给另一位正在工作的妈妈打电话并告诉她,你看到她的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坐着、一脸伤心时,这只会给她添堵。多数时候,这种描述可能既不准确也不完整,无法很好地反映出那个孩子当天在学校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