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奇到让人感到迷惑的道
根据格物致知思想,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华夏文明也是一事物,历经五千年发展,那么她也有本末和始终,需要探明她的本末和始终,其末和终是我们当下能体悟和感受到的,其本和始已成为历史,而且是远古的历史,只能从历史中找。但是历史中没有明确记载,需要我们去探寻,还好我们的文明是延续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有丰富的各种典籍可供参考。
儒家经典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一部是《大学》,其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一种道,其重点在道,接着后面又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物之本末和事之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是知本,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近道了,这个道是否是前面的大学之道呢?
四书《大学》之后是《中庸》,开篇也在论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命是性,率性是道,这里给了另外一个道的表述,这个道是可以修的,而且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可离开的都不是道。一说到修道,我们就想到了道教的道士,感觉有点封建迷信的意思。
同样的一个道字,在同是四书的《大学》《中庸》中有不同的表述,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那么道这个字,显然也有了本末始终,道也在衍化,也需要格“道”致知,探寻道之本始。
目前道只是让人感到迷惑,接下来,道要让人有点恐惧了。四书《中庸》之后是《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对话的语录,我们都很熟悉,其开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没有明确在论道,但书中有多次论道的地方,其中有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孔子的道吗?这是什么道?早上闻之,傍晚就可以死了。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到这个道,然后就死吗?显然应该不是。
《论语》中有单独讲述孔子的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而孔子的学生曾参却把孔子的道理解成忠和恕,这也让人非常的迷惑不解,如果孔子的道是忠和恕,孔子为什么不直接说,吾道乃忠和恕,需一以贯之呢?
儒家经典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周易》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立天地人各有其道,还不一样。《周易》中的卦有六画,就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三才的道。《周易》还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这个道,只是天之道,一刚一柔之道是地之道,也把地的刚柔称为地的阴阳,一仁一义是人之道,也把人的仁和义称为人的阴阳。因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所以有人把这个当作是天人合一,其实天人合一的含义也需要格物致知,后面会详细去探究。
《周易》被认为是群经之首,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周易》中的卦讲天地人三才之道,这里的道是否是道的本?是道的开始呢?一阴一阳谓之道,能不能反过来说道是一阴一阳呢?因为有白马非马之说,所以一阴一阳是道,道不一定是一阴一阳。以《周易》在中国文化和哲学中的地位,可以推断道是文化和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什么是道?还需要继续探寻。
诸子百家之首是儒家,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都在广泛论道,同为诸子百家中最重要一家的道家,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经》也开篇就论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望文生义的理解,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就不是寻常的道。在道家,道就这样玄之又玄了,非常神秘,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仅神秘,还非常神奇,能生出万物来。
看到这里,对道的迷惑加重了一万倍,格“道”致知渐入迷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道是一个字,要明白道的意思,就去查字典啊。这是小学生都明白的事情,为什么忽略了呢?可是问题又来了,那时候没有字典啊,那就先用后来的字典做参考吧。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对道的解释是:所行道也。这是道的本义,行走的道路,就是鲁迅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说文解字》对道的释义,并不能释惑啊,行走的道,如何能生万物?如何不能言说?虽然《说文解字》对道的释义不能解惑,但是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说文解字》收录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是“亥”,许慎用“一”代表开始,“亥”代表结束。用“一”代表开始好理解,为什么用“亥”可以代表结束呢?因为“亥”是十二地支中的最后一支,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们现在知道,十二地支可以代表十二个月,“亥”就是最后一个月,所以“亥”可以代表结束。
《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同样让人感到迷惑:“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很明显,这里的“一”不是我们熟悉的数量一,而是在讲天地万物的开始,最初的时候,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了万物。道如何立于一的?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是立于“一”上的“道”还是“一”?格“道”之路又“山重水复”了。
现代人注释的《说文解字》说,“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是对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注释,其实这两部分是有明显差异的,道生一表明了道和一的关系,其有先后顺序,而道立于一,是没有先后顺序的,是都已经存在后,道才能立于一。这种解释不可靠,但是还是把我们引回到了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大量的道的描述,有些是给道加了修饰词天,天之道。比如“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看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肯定会觉得很熟悉,这不就是郭靖反复背诵都背不会的《九阴真经》的第一句话吗?《道德经》还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就比单独的道字容易理解了,最起码天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了。但是还不够明确,没有天道是什么这样的定义。
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尚书》中有一句话:“时乃天道。”时是天道,把天道和时间关联起来了,对天道的理解又前进了一步。但是时间是什么?这么高深的哲学和科学问题,现代科学都还没探究清楚的问题,就这么轻松解决了吗?是否弄清楚了时间就能明白天道呢?但要弄懂时间,似乎是比弄懂天道还难一万倍的任务。
王阳明为了格物致知,七天七夜格亭前竹子,由于思虑过度而生病,最后放弃格竹。我们格道之路也得放弃吗?
当然不能,继续上路。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庖牺氏就是伏羲,伏羲是华夏的人文始祖,既然是人文始祖,我们的文明起源肯定和他有关。伏羲观天观地,观物观自己,画了八卦,而八卦又是易学的重要部分,《周易》中也有这样的一段类似的描述,又因为《周易》在前,《说文解字》在后,那么许慎应该是引用了《周易》。
伏羲作为华夏的人文始祖,除了画八卦,还有一个更伟大的贡献,伏羲立了周天历度,记载于古代第一部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天历度是什么呢?就是天有多高地有多远,太阳的直径有多少,太阳的高度是多少,太阳一天转一圈的周长是多少,一年有多少天等等天文历法数据。
那么伏羲立周天历度这些数是怎么来的呢?凭我们对古人的印象,人类是进化的,人越来越聪明,那么远古的人应该是比较笨的,怎么可能计算出这些数据呢?不光是我们有疑惑,古人周公也有疑惑,周公我们都很熟悉,因为他擅长解梦,所以我们常说做梦是去见周公了。周公是西周伟大的政治家,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髀算经》记载:周公问商高说,天那么高,没有梯子能上去,地那么远,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可以度量,伏羲立周天历度的那些数怎么来的?
如何来的呢?是通过实验观测来的,具体如何实验,实验结果是什么?《周髀算经》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为:
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
——《周髀算经》
这一句话太伟大了,这一句话解释清楚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三个基本核心概念,一、天道、天道之数,天道之数就是天时。现在我们的格“道”致知之旅真正的柳暗花明了,这是华夏文明的本,日中立杆测影,是科学实验方法,华夏文明就是在这个科学基础上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