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锁钥:国产替代浪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技术平台引进的成功案例:军工、高铁

通过引进技术取得成功突破的国产替代案例也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高铁。通过和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的高铁厂商谈判,通过合资、技术转让等方式,中国的南车、北车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掌握了高铁列车生产的核心技术。2004年4月,国务院专题会议后下发了《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确定了中国铁路装备技术引进的18字总方针: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事后证明,这18字方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高铁在短短十几年内迅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且在自主研发新一代高速列车、核心零部件生产、自主品牌建设上均取得重大突破。

高铁的技术引进、高铁的合资模式取得巨大成功,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中国在引进国外技术之前,中国的南车、北车等公司及其前身都展开了长期的国产动车组自主研发工作,取得了诸如“中华之星”国产动车组列车等成就,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这对于后来引进消化国外技术有重大帮助。中国在动车组研发的技术能力积累上,包括平台积累上,没有出现中断。

其次,中国提出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这是世界历史上都很罕见的一次巨大招标动作,因此中方在与德、日、法、加四国的企业谈技术引进的时候,是谈判优势一方。同时高铁技术并没有形成像大飞机那样绝对垄断的市场格局。而且德、日、法、加这些国家也没有像美国一样与中国有如此深的政治竞争关系,高铁相对来说又不像其他一些产业一样与国防军工绑定得那么紧密。

与此类似的还有沈阳飞机制造厂[5]引入俄罗斯苏-27战斗机生产线的案例。中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发现整体装备优于中国空军的伊拉克空军在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遂感到压力巨大。当时中国趁苏联解体从俄罗斯引进了一批苏-27战斗机——这型飞机代表了苏联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准。

此后从1996年开始,沈飞又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战斗机的生产线,开始在沈阳自行制造这型飞机。俄罗斯一开始希望中国完全进口俄产的苏-27战斗机。众所周知,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一个潜规则是对外出口的型号,要比国内自己军队用的型号性能更差,通常至少减配10%。中国当时提出,如果俄罗斯不向中国转让苏-27战斗机的生产技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苏-27不会超过48架。此后经过艰难的谈判,俄罗斯终于同意转让苏-27生产技术。沈飞在苏霍伊设计局手把手的帮助下逐步掌握了除雷达和发动机外的其他所有生产工艺,首架国产苏-27飞机于1998年下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歼-11战斗机。一开始,沈飞几乎全部采用俄罗斯进口的散件组装苏-27战斗机;到后来,零部件的国产化率逐步提高。

在引入俄罗斯技术技术的基础上,沈飞对已经有些落后的苏-27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造和升级,并依托这型飞机的国产化将其打造成一个自主研发的平台。此后,沈飞推出了歼-11BS战斗机、歼-15舰载战斗机、歼-16战斗轰炸机、歼-16D电子战飞机等多种自研型号,大量采用国产发动机、国产航空材料、国产航电设备等,使得中国产苏-27衍生型战斗机的许多技术性能都超过了苏霍伊系列的原版战斗机。但中国产的苏-27系列战斗机,不允许销售给第三国。

应该说,沈飞引入苏-27系列战斗机生产线的成功,也是建立在沈飞多年搞自主研发的基础之上。当有世界先进水准的型号过来的时候,中国原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迅速吃透其中的关键技术,同时在此平台的技术上继续高起点的自主研发。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不断培养技术人员,同时累计飞机设计的经验,培养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应该说,苏-27生产线的引入是沈飞历史上一个质的跨越。

在全球化的时代,搞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引进高水准的国外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是发展国产替代的重要方式。在引进技术的时候,需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原因自主设计为主,坚持自主品牌,坚持打造自己的产品开发平台。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引进的失败,本质以就是违背了这一原则,使用以国外为主的设计,使用国外品牌,同时没有有效形成自主开发平台。而中国高铁、沈飞等从国外引进技术的成功,本质上是因为它们坚持打造自己的技术开发平台,引进国外技术只是为了消化吸收以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平台,同时坚持了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