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加工与炮制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药加工与炮制的发展历程

在近两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中药加工与炮制大体可以分成以下4个发展阶段: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1279年)是中药加工与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1280—1644年)是中药加工与炮制理论的形成完善时期;清代(1645—1911年)是中药加工与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近现代(1911年以后)是与现代医学融合的振兴、发展时期。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春秋战国时期,医药逐渐脱离巫学,中医诊治疾病的理论体系开始形成,中药加工与炮制技术初现端倪,饮片品种散在各中医文献中。

安徽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夏侯灶(汉高祖刘邦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子,卒于公元前165年)墓出土的西汉初年汉简中,记载有药物、功用、病证等内容,可见“煮”“焙”等炮制法,以及“燔牡蛎”“煮陈蒲”等熟药的记载。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修治、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内容。如“取杞本长尺,大如指,削,木臼中,煮以酒”“止血出者,燔发”“燔鹿角”“令金伤毋痛,取荠熟干实,令焦黑”。

《素问·缪刺论》有“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即为血余炭。《灵枢·邪客》有“治半夏”的记述。《黄帝内经》所载“㕮咀”即饮片切段。《素问·宣明五气》及《灵枢·九针论》中均有“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的“五味所入”认识,奠定了辅料作用的基础。

秦汉以来,随着用药经验不断丰富,中药加工与炮制的目的、原则等理论认识得以初步总结,炮制基础理论开始构建,炮制方法和炮制品大幅增加。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序例”中记载:“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良者,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由方剂配伍法则拓展为传统的制药原则。“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强调了中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生熟炮制各有不同,如“白胶,一名鹿角胶,煮鹿角作之”,矾石、石膏、寒水石等矿物药“采无时”。

东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在《证治总例》中记载“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又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在卷第七《方药炮制》中记载了20多味中药的加工炮制内容,如“凡半夏不㕮咀,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附子、大黄之类,皆擘解,不㕮咀,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刀刮取里白者”“凡㕮咀药,欲如大豆,粗则药力不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多用随方脚注的方式记述中药炮制的内容,如桂枝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这种记述方法,体现了临方炮制、因病炮制的中医个性化用药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炮制理论和炮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炮制的初步分类方法和最早的炮制专著。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的“诸药毒救解方”中总结了“中半夏毒,以生姜汁、干姜并解之;中芫花毒,以防风、甘草、桂并解之;中附子、乌头毒,大豆汁、远志汁并可解之”,为后世用辅料炮制药物减轻毒副作用奠定了基础。葛洪所著《抱朴子》对炼丹术做了系统的阐述,术语“炼法”也源于炼丹术,客观上促进了煅法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饮片品种和加工的内容。

有关中药加工与炮制规范标准的论述,最早见于南朝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序》之“合药分剂料理法则”,陶氏以药材类别,如皮类、子类、金石类等,分别论述加工与炮制方法和要求,如:“凡桂心、厚朴、杜仲、秦皮、木兰之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处,取里有味者秤之。”“今皆细切之……于药力同出无生熟也。”首次提出细切、药力同出的切制概念和原则。

南北朝刘宋时期,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该书作者一般认为是雷敩。原书已经散佚,其佚文多存于《证类本草》及其他本草著作中,现有版本为唐末五代时胡洽整理诸本草著作中引用雷氏炮制条文辑录而成。该书称制药为修事、修治、修合,全书载药300多种。书中对药物炮制方法的阐述详细而完备,并注意中药正品的来源。记述的加工方法,包括拣、去甲土、去粗皮、去节、揩、拭、刷、刮、削、剥等净制方法;切、锉、擘、捶、舂、捣、研、杵、磨、水飞等切制、粉碎法;阴干、风干、晒干、焙干、炙干等干燥法;煮、煎、炼、炒、熬、炙、焙、炮、煅等加热炮制法;苦酒浸、蜜涂炙、同糯米炒、酥炒、麻油煮、糯泔浸、药汁制等辅料炮制法。除了总结前人的加工方法外,也有新的发挥,如大黄用蒸法缓和泻下作用;莨菪子、吴茱萸等用醋炮制;茵陈“勿令犯火”;芍药、知母、没食子用竹刀刮去皮,勿犯铁器;对质地坚硬的贝壳类、矿物类要用火煅,以便粉碎。这些论述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另外,书中记载了135种中药皆用辅料加工,合用两种以上辅料的饮片多达32种,还出现酸枣叶、升麻叶、车前草根等新辅料。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药炮制从医案、方书、本草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描述采收“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已歇”。序例中专章“合和”论述药物的加工与炮制。“诸经方用药,所有熬炼节度,皆脚注之,今方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作为一部大型的临床实用方书,该书除在随方中记载了大量的加工法及饮片外,以专章分类叙述各类中药的加工炮制,强调加工后用药,在张仲景、陶弘景的分类加工炮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制药通则”。书中写道:“凡草有根、茎、枝、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顺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茎,或须花实,依方炼治,极令净洁,然后升合称两,勿令参差。”该书也提出了依法炮制、依方炮制的重要意义。在《千金翼方》中写道:“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强调按时采收、依法干燥的重要意义。另外,孙思邈《千金翼方》中首次记述了造生熟干地黄法。

唐代,中药加工与炮制技术进一步丰富完善。孟诜《食疗本草》中记述了以童便作为辅料的加工方法。王焘《外台秘要》中始载麸炒药物法,另外,此书收载《伤寒论》之方,均加入“切”字,而原书方中无“切”字样,并对《伤寒论》记载的炮制法有修订。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对“焙”解释为便于碾为细末;记载的醋淬自然铜法,沿用至今。

唐代由政府组织、苏敬等人编纂的《新修本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更是首次将中药加工与炮制列为法定内容。记载的加工方法有炼、烧、熬、煮、煨、炒、炙、煅、燔、蒸等,对玉石、丹砂、矾石等矿物药的加工方法记述较详,增加了作曲、作豉、芒硝提净等新方法。此外,对辅料也做了规定,如“唯米酒入药”等。

《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医方大成,由医官王怀隐等依据当时太医院收集的各家验方汇编而成,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脚注”记载了大量的炮制内容,首载乳制法。在论“合和篇”中写道:“凡合和汤药,务必精专,甄别新陈,辨明州土,修治合度,分量无差,用得其宜,病无不愈……炮炙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书中有“修事净切”的描述。

宋代王衮撰的《博济方》首载巴豆霜制法,提出了“依法修制”“依法修事”的炮制要求。

《小儿药证直诀》是小儿科的重要医书之一,包括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3卷、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1卷、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1卷。在《小儿药证直诀·下卷·诸方》中“脚注”了104种药的炮制法,阎氏、董氏方论又增加约39种。记述的炮制方法有炮、焙、炒(慢炒、麸炒)、煨(面煨、纸煨)、烧灰、煅、酒炙(酒炒、酒浸、酒熬)、醋炙(醋淬、醋煮)、姜汁浸、蜜炙、甘草水浸、浆水浸、米泔水浸、制霜、酿制、水银熬,以及治削、切制等方面的内容。与前人相比,发展多种炮制方法,例如:牛胆酿南星、巴豆取霜、铅同水银熬、萝卜制雄黄、半夏曲、米泔水浸黄连、白矾火飞、镑沉香等。在炮制原理上有“药性虽冷,炒焦用之乃温也”的论述。

朱肱撰《类证活人书》在火候上有“以文武火炒”的炮制发挥。

宋代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共31卷,载药1748种,在每种药物之后附有采收、加工与炮制内容。该书对陶弘景收录《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料理法则”的内容进行了转载,并使之更加完善,对分类加工的各类中药均有涉及,如“凡用麦蘖、曲、大豆黄卷、泽兰、芜荑、僵蚕、干漆、蜂房,皆微炒”。该书在《本草纲目》问世之前的近五百年间一直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其广泛辑录了宋以前有关药学方面的文献,各注出处,包括《雷公炮炙论》《本草经集注》及《新修本草》等多达两百多种经史典籍的内容。宋代官府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组织编撰了《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等书,颁行于民间,使得前世的制药理论和方法得以广泛流传、继承。

陈师文等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自“太医局卖药所”(又名熟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即为宋代官办的加工炮制作坊。该书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章节,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分两无亏,胜也”,使炮制成为国家法定制药要求。该书收录了185种饮片的加工方法和要求,重视缓和药性、减少毒副作用方法的运用,如水飞、醋淬、纸煨、面煨、巴豆制霜、苍术米泔水浸制等,沿用至今。书中还有“一药多炮”加工法,如治小肠疝气的“夺命丹”,其中制吴茱萸“用吴茱萸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酒浸,一份醋浸,一份汤浸,一份童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该书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色,即所载的成方制剂均以饮片作为原料进行制备。随着成方制剂及专门制药坊的出现,饮片加工开始作为成药加工的前段工序,此后早期的采收、产地加工与炮炙加工一体化的方式也分离开来,形成了产业链条中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

宋代的加工与炮制方法更加多样,饮片品种更加丰富,同时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合理的方法得以保留和发扬,不合理的得以淘汰,操作技术基本形成。此间摆脱了丹石家服食思想的影响,如《新修本草》对丹砂、石胆、朴硝、矾石等的“炼饵服之”,《雷公炮炙论》以紫背天葵、首乌藤自然汁炮制金石药等都已不使用,开始大量使用辅料和中间传热体炮制药物,有米、面、胡麻、黑豆、麸、羊脂、酥、石灰、蛤粉、砂等。此外,《急救仙方》创制豆腐煮草乌以解毒;《苏沈良方》中记载的从人尿中炼制秋石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皂苷提取性激素结晶的记载。

总之,在宋以前,炮制理论主要集中于确立基本的炮制原则,炮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化,饮片品种已初具规模,是加工与炮制技术的形成时期。

(二)金元、明时期

金元时期,在中药归经学说理论确立的基础上,加工与炮制更加重视生熟饮片的不同临床功效、炮制辅料作用、炮制作用的总结等。经过明代进一步的系统整理,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炮制理论。此时期加工与炮制理论形成的标志是根据理论指导创制新的炮制法和饮片进行组方用药。

金代张元素在《珍珠囊》中有白芍“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木香行肝气,火煨用,可实大肠”的论述。

金代李杲《用药心法》有“黄芩、黄连、黄檗、知母,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寒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的论述。还提出“病在中焦、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而梢降”的理论。

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云“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还有“仲景言剉如麻豆大,与㕮咀同意,㕮咀,古之制也,古者无铁刃,以口咬细,令如麻豆为粗药,煎之使药水清,饮于腹中则易升易降也,此所谓㕮咀也。今人以刀器剉如麻豆大,㕮咀之药,取汁易行经络也。若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湿以生姜,补元气以大枣,发散风寒以葱白,去膈上痰以蜜”的论述。其认为地黄“生则性大寒而凉血,熟则性寒而补肾;酒洒蒸如乌金,假酒力则微温”,以此说明地黄生、凉、熟、温的不同。

元代罗天益著《卫生宝鉴》有“咀药类:古人用药治病,择净、咀嚼、水煮服,谓之㕮咀,后人用铡刀细剉,桶内剉过,以筛齐之,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各个不同。今详录之,及拣择制度修合之法具列于后”的记述。

元代朱震亨撰《丹溪心法》中有“白术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右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用以治盗汗的记载,体现出“一药多炮,以药制药”的特色。

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为中医治疗肺痨专书,全书共约30首药方,有止血、止咳、增加营养等方。书中首次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经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皆肾经药也。夫血者,心之色也,血见黑即止者,由肾水能制心火也。”“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其中的“十灰散”治呕、吐、咯、嗽血,大蓟、小蓟、荷叶等10味药的制备须“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

明代,以《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普济方》为代表的大型本草、方书典籍问世,加工成饮片使用已成为临床用药固有的特色,并在各医典著作中多有体现。该时期的中药加工,在传统工艺技术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对炮制理论的认识、总结上具有显著提高。医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发展炮制技术,使之更趋合理化,也随之形成了以工艺技术特色为依据的炮制分类法,如“三类分类法”“雷公炮炙十七法”。

徐彦纯编撰的《本草发挥》辑自金元诸家著作,对炮制作用原理有较多的阐述,如“神曲火炒以补天五之气,入足阳明胃经”;还指出童便制、盐制的作用,即“用附子、乌头者当以童便浸之,以杀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尤捷也”“心虚则盐炒之,以盐炒补心肺”等。

明代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编纂《本草品汇精要》,共载药1815种,首次采用斤两制度。该书分列【苗】【地】【时】【收】【制】等项,记述了植物的自然生境和性状、道地产地或主产地、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炮制方法等内容,是一本收录全面的大型本草典籍。

陈嘉谟《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记述:“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的作用。关于姜的炮制作用也比较有特色:“去皮日曝,又名干姜(汉州造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方曝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干则味辛,炮则味苦……干辛专窜而不收,堪治表,解散风寒湿痹……炮苦能止而不移,可温中,调理痼冷沉寒……炒黑止唾血、痢血良;煨研塞水泻、溏泻妙。”另外,该书“五倍子”条下所载的“百药煎”的制备方法,实际上就是没食子酸的制法,早于瑞典药学家舍勒制备没食子酸200多年。

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提要”中载:“薛氏之用白芍,多用酒拌炒,因白芍之性味酸寒,产后用之于大补、八珍等汤内以酒拌炒用无妨,凡属脾胃虚寒弱、面色萎黄者,亦宜酒拌炒用之。”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药学巨著,载药1892种。关于加工炮制方面,除于“序例”中引证诸家学说外,每种药品之下,有“集解”项,记述产地、采收、加工的内容。另外,大多有“修治”一项,收录了前人50多部典籍中有关加工炮制的资料,综述古代制法,介绍当代经验,并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如石膏“修治”项下载:“古法唯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性寒,火煅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对于附子、乌头类,从采收加工到炮制综述较全,并提出自己的加工方法:附子,其酿法“用醋醅安密室中,淹覆弥月,乃发出晾干”。书中共有144种药物,如木香、高良姜、茺蔚子、枫香脂、樟脑等药的炮制方法是李时珍个人的经验记载。对前代有问题的方法,李时珍也加以指正,例如独活条:“雷敩曰,采得细锉,以淫羊藿拌……裹二日,曝干去藿用,免烦人心。”李时珍认为此法有误,认为“此乃服食家治法,寻常去皮或焙用尔”。全书记载炮制方法近20类,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法。其中多数制法至今仍为饮片生产所沿用,如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等炮制方法。

明代张洁《仁术便览》中提出“凡炒药大中小分三等,作三次炒,庶无生熟之患”“凡七月、八月、九月遇晴明天气,预制咀片过冬,冬月天寒、水冰,制则失药力”,要求大小分档操作及按季节加工。

明代罗周彦《医宗粹言》的卷四为《药性论》,用简洁的记述体例,一两个句子,概括介绍药性、辅料、炮制的要点,重点讲述药物的炮制方法,有“诸药制法”专章,并单列出一些特殊的制法,如炼秋石、制玄明粉、竹沥、荆沥等,提出“凡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虽煮之终日,米岂能出哉”,论述了“逢子必炒”的原则。其介绍的炮制方法详尽,炮制目的有的也作了叙述,注重与功效相联系,是一部重要的加工炮制文献。

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全书共10卷,卷一《本草篇》“药论”项有作者对于炮制的认识,如“炒以缓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滋阴,炼可助阳,但制有太过、不及之弊”,“药性歌括”项,脚注炮制法。卷二至卷十所列药方亦皆脚注炮制法。记述的品种还包括桃仁泥、烧盐等。

明代张景岳著《景岳全书》,包括“本草正两卷”,共记录药味300多种,大多述及炮制方法,并对炮制理论有所发挥,如“黄芪生者微凉,可治痈疽;蜜炙性温,能补虚损”“白术制以人乳,欲润其燥,炒以壁土,欲助其固”等。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在“论治法”中,药方脚注了炮制法。在卷四有炼玄明粉法(萝卜制)、炼硝石(芒硝)法、取蟾酥法、(童便)制附子法,颇为详细,最后又将书中未注炮制法的诸药,补充说明了其炮制方法,并谓:“前方诸药未注炮炙,今开于后,凡药必遵雷公炮炙,入药乃效。如未制,生药入煎,不为治病,反为无益。譬如人食肴馔,不用烹炮,生食者岂不害人,当熟思之。”

缪希雍所撰《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制专著,为《先醒斋广笔记》卷四的单行本。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产地、采药时节、品质优劣、炮制辅料、操作工艺、饮片贮藏等内容,亦述及炮制前后药性的变化及不同的治疗作用。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是按操作技术进行分类的最早分类法。

李中梓所撰《本草通玄》对加工操作的注意事项、辅料制的目的、净选的目的做了精辟概括,指出:“制药贵得中,不及则无功,太过则损性。煅则通红,炮则烟起,炒则黄而不焦,烘则燥而不黄。酒制升提,盐制润下,姜取温散,醋取收敛,便制减其温,蜜制润其燥,壁土取其归中,麦麸资其谷气,酥炙者易脆,去穰者宽中,抽心者除烦。”

傅仁宇《审视瑶函》是一部眼科专书,全书共6卷。凡例中对炮、煨、炙、煅、焙、炒等方法做了简述。卷一中有“用药寒热论”“用药生熟各宜论”两段,前者曰:芩、连、知、柏之类,制之必以酒炒,庶免寒润泄泻之患;后者概述了生、熟药物的异同性质,云:“补药之用制熟者,欲得其醇厚,所以成其资助之功;泻药制熟者,欲去其悍烈,所以成其攻伐之力。用生用熟,各有其宜,实取其补泻得中,毋损下气耳。”说明了“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的道理。另外,附方项下脚注有药物炮制法,记载较为详细。

邓苑所著《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也是眼科专书,对矿物药的加工方法颇为特殊。如炉甘石的炮制,写道:“将炉甘石置倾银罐内,炭火煅成碧色取起,用连汁、童便淬之,如此煅淬七次,加朱砂三钱同研为末,水飞去脚,候干,又研极细如尘,收贮所用。”书中还有“炮炼法”一段,对35种药物(内有矿物药20种)做了专门细致阐述,称“炮炙”为“炮炼”。又有“制药法”与“研药法”等专段介绍,且对硇砂等药必须炮制的道理做了说明:“硇砂、丹、炉不制有毒。”“研药法”中提出珍珠“打碎慢研”的方法,云:“珍珠、琥珀、玛瑙、珊瑚,皆所难研者。古人有用火煅者,虽易碎,去其真性,又近于燥,不可用;水磨者,荡去细尘,亏者太过;不如用布数层包定,铁锤打碎,放开,拣细者入杵钵内,轻轻慢研,细筛,真性不失,亏者不多也。”

总之,金元、明时期,在前人对加工与炮制作用有了初步解释的基础上,再经过此期间实践中的不断总结、验证,形成了中药加工与炮制的系统理论。

(三)清代

清代,饮片品种的种类进一步扩大,医籍文献中多有专节、专章记载饮片加工的工艺、作用等内容,并结合医家的实践对前人的加工方法、饮片用药等进行探讨、纠偏。

清代郭佩兰所著《本草汇》的编写方式依照《本草纲目》,引证前人本草47本,从《神农本草经》《本草通玄》到《医学纲目》等。该书收载488种中药,其中记载炮制内容的有299种,记述颇详,并且对临床作用进行解释。其中造豉法、造神曲法、豆淋酒法、净松香法、制大风子油法、制百药煎法、制沥法、取蟾酥法、造酥法、炼秋石法、升轻粉法、蒸饼法等均有详细收载。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总结的“其制之意又各不同,或以相反为制,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以相畏为制,或以相喜为制;而制法又复不相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的制药原则,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刘若金所著《本草述》为医史文献中著名本草书之一,记述了480多种中药的药性、加工方法及炮制作用。全书多见“照雷公炮制”“慢火熬”“如法洗浸”“各以法记,火酒润之”“烹制如法”“如法固济”“固济煅红”“蒸制得法”“如法去皮”“以糠火煨烧”“如法制造”“各随法制”等描述,强调依法炮制、遵古炮制。后经清代杨时泰删节整理为《本草述钩元》,记载有关炮制药物300余种,列于各药“修治”项中,详细地叙述了各代经验、加工方法、目的及理论解释。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以问答编写形式讨论中药的临床应用、配伍等内容,对某些中药的加工、炮制与药性也进行讨论,回答问题详尽而透彻。如对古人常用“饭上蒸”法的解答,是为了克服“忌铁锅而又要用铁锅”而采用的补救办法。另外,提出对体轻之药,如淫羊藿、蒲公英等制成煎膏,缩小体积,便于携带、配方使用等。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在“药性总义”说:“或采收非时,则良楛异质……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楛即粗劣、不精致之意,强调采收加工不当,则药物的功效大减。

清代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232种,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书中“炮制论”全面概括了辅料作用、操作方法、加工器具等内容。所述内容虽多来源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但经过归纳整理,记述更为系统、清晰,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证无验也”。在辅料作用上有“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秋石制抑阳而养阴,枸杞汤制抑阴而养阳”等总结,也有“煅者去坚性,煨者去燥性,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的精辟论断。

清代王维德著《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记载有炮制的品种130余种,多为适应外科用药及制剂需要的,如外科常用药雄黄、明矾、蟾酥、黄丹、硫黄、蜂房、乳香等药的炮制。对剧毒药,如番木鳖、砒石、甘遂的炮制也有独特的制法介绍。

《医宗金鉴》为清政府组织编辑的医学丛书,由吴谦等编著。全书有炮制内容的中药40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炮制方法与近代方法相近。书中有“各别捣筛为散”“须臾绞去滓”“异捣筛合治之”“如法熬胶”“且不炮不制”“研细频筛,再研,取尽为度”“以石器碾为细末”“文火熬之”“阴干为末”“以纸黑焦为度”“慢火熬之”“以文火炸化去渣”“用糠火煨”等炮制发挥。

严西亭、施澹宁、洪缉庵所纂《得配本草》收录了中药品种647种。在炮制方面的介绍亦颇为丰富,特别是对加不同辅料炮制后药性变化的阐述,更是详尽。凡例条下,写明“药有制法,制得其宜,性味功用为之变化,今备采雷公炮炙法,详载于后”。对生地黄不同辅料炮制后药性的变化阐述较有特色“鲜用则寒,干用则凉,上升酒炒,痰膈姜汁炒,入肾青盐水炒,阴火咳嗽童便拌炒”。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后出版的,收录了《本草纲目》中未记载的药物,补充了《本草纲目》的不足部分,收载中药共计900余种,其中有炮制内容的品种240余种,收录的炮制方法很多,现代炮制方法大多都已包括,并有一些现代不常用和已经不使用的炮制方法,如炒药类,除有炒、炒黄、炒焦、炒黑等外,又有炒干、炒熟、炒枯、炒黄烟尽等法,又有瓦上炒、隔纸炒、陈土炒、黄土炒、砂炒、牡蛎粉炒、蛤粉炒、酥油炒、香油炒等。淬药类,除醋淬外,有烧酒淬、韭汁淬、三黄汤淬。其中炭药有近70种,其用途大部分用于疮、痔、烫伤、疳、癣等外科药,以及止血、崩漏、痢疾的治疗,也可看出这一时期对炭药的重视。记载的泥球包煅、装竹筒盐泥封固煅及阴阳瓦泥封煅法,可视为扣锅煅的雏形。对半夏长期浸泡的加工方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今药肆所售仙半夏,唯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全失本性……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清代饮片加工的一大特色是炭药品种丰富。温病学派大家叶天士与吴鞠通的医案著作中,也有大量的炭药应用记载。

清代还一个特点是重视应用鲜药,鲜药品种多,治疗的病证增多,还用于危重证候的急救。温病学派的“滋养阴液”治则是鲜药应用的理论基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中收载了鲜生地、鲜荷叶、藕汁、梨汁、西瓜翠衣等鲜药品种。

总之,清代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的时期。

(四)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政府的重视下,中药炮制得以迅速发展。在炮制的药政管理、传统经验总结、工艺技术改进、教育、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饮片质量标准体系逐渐完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在内的多层次、突出地域特点的标准体系。建立了饮片加工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生产符合性检查等。

在继承方面,各地对散在于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加工技术、特色饮片、文献进行了整理,相继整理出版了多部炮制专著,如《中药炮炙经验介绍》《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历代中药炮制沿革》等。另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次组织中药炮制技术特色人才的培养工作,汇集特色技术传承人,组织培训班或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培养特色专门人才。

在教育方面,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各专业都开设了“中药加工与炮制”课程,并将该课列为必修专业课。在教学实践中,由最初的结合本地区特点编写的自编教材,至1979年卫生部组织成都中医学院主编,首次编写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一试用教材《中药炮制学》,再到2001年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系列教材,以及“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多次更新、反复修订出版的多部《中药炮制学》国家规划教材,拓展到本次集采收、产地加工、炮制为一体的《中药加工与炮制学》规划教材,均为中药加工与炮制专门人才培养及继承和发扬中药炮制科学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科研方面,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围绕炮制原理研究、工艺技术优化、质量控制研究等关键问题,陆续在国家各级项目中开展科技攻关,成效显著。“八五”“九五”期间,先后完成了何首乌、白芍、草乌等40种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和质量研究。“十五”期间,又先后将川芎、巴戟天、千金子等80个品种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研究课题中。“十一五”期间国家组织开展中药饮片炮制共性技术和相关设备研究,对10种炮制共性技术及炮制设备开展攻关。“十二五”期间,基于提高中药安全性质量标准、引领中药国际化的目标,组织开展“中药炮制技术规范研究”的中医药行业专项,特别针对83种有毒饮片品种的科技攻关。“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涉及100种临床常用饮片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和等级标准。“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部组织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加大了对中药饮片加工与炮制的支持力度,在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炮制共性关键技术及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模式建立3个大项目中予以立项支持,推动饮片生产从传统手工模式向着规范、现代化生产模式的改变。

2006年5月,“中药炮制技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药炮制作为我国独有的制药理论与技术,其内涵不断被现代科学揭示证明,并承载着为中医临床提供优质饮片,保障中医治疗疗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