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证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痹病病因病机

有关痹病的病因病机,《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明确指出其形成是由风、寒、湿三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由单一的病因所致。另外《内经》也认为痹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冬善病痹厥。”《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自此,诸家对痹病的病因病机探讨颇为深刻。如《金匮要略》以“虚”立论,指出痹病多因“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其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逐得之。”又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类证治裁》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而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其表明痹病是在内外因同时起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风、寒、湿邪是痹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痹之标;正气不足则是痹病发生的内因,是痹之本。明代的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提出热痹后,“热”才作为痹病的另一外在病因出现。《诸病源候论》偏重论述湿热痹。《医林改错》提出“痹久有瘀血”等观念。

现代医家亦对痹病的病因病机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如娄多峰经数十年临床探索,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将痹病的病因概括为“虚”“邪”“瘀”三个方面。虚、邪、瘀作为痹病三大致病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发病。虚(阳虚、阴虚、气血亏虚)、邪(风胜、寒胜、湿胜、热胜)、瘀(痰)、“虚”是致病的内在因素,“邪”是致病的外在条件,“瘀”是发病的病理关键。随着痹病病情的发展、变化,则虚邪瘀(痰)相互搏结,不通、不荣并见等。焦树德在反复研习《内经》,以及杨上善、张景岳等名家对《素问·痹论》的评注后,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为痹的含义有四层:①痹病是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杂至所引起的。②风寒湿三气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之形气相合,才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痹,如不能与之相合者,则不能为痹。③风寒湿三气在不同的季节里与相应的脏腑相合而发为不同的痹病,如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④风寒湿三气与人体内阴阳相合而表现为不同的痹病,如体内阳热旺,则邪气易从阳化热而表现为热痹,如体内阴寒偏盛,则邪气易从阴化寒而表现为寒痹、湿痹。王承德认为,痹病由外邪引起者虽不少,然风、寒、湿、热、痰浊、瘀血亦可由内而生,如阳虚生寒、阴虚生热、血虚生风、脾虚生湿、久为痰湿、气虚生痰,风、寒、湿、热、痰浊、瘀血从内而生,阻闭经络,留滞关节,痹病乃作。朱良春总结痹病发病原因:“三气杂至仅是外因,正气亏虚,肾阳不振,才是内在的主因。痹病患者往往有阳气先虚,外邪遂乘虚而入,气血经络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痹痛乃作。病之初起以邪实(风、寒、湿、热)为主,病位在肌表、皮肉、经络。如失治、误治、病延日久,正虚邪恋,五脏气血衰少,气血周流不畅,湿停为痰,血停为瘀,痰瘀交阻,凝湿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胶着难解,呈现虚中夹实。”汪悦认为,痹病的形成原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多为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或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或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冷水淋浴,外邪乘虚入侵。外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之邪。《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合”字的含义除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而至,合而致病外,还有痹病不仅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犯为痹,而且还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相“合”才能为痹之意。风寒湿邪的形成多因居住、工作环境寒冷潮湿,久卧湿地,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下作业,或出入于冷库,或阴雨潮湿,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若气候炎热,或素体阳盛,则易感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从热而化,而致风湿热痹。痹病日久,外入之邪还可引动内生之邪,内外合邪致病。外邪羁留不去,每因内外相引,同气相召,进而导致风、寒、湿、热内生。若复感外邪,又可促使病情愈益发展加重,即外风可引触身中阳气变生内风,外寒郁伤阳气可生内寒,外湿困遏则内湿难化。若经络先有郁热,复加外受客热,又可内外合邪致病。因此可知,风、寒、湿、热既是致病原因,更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不应简单局限于外来之邪为病说。综上所述,导致痹病发生发展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但其发生还是离不开内、外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分析痹病的病因应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现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