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自控第四步:将失望从心中摘除
到了一定的年纪,成为职业经理人的美梦没有实现,理想中的精致生活也没能拥有,你感到失望了,待人接物无精打采,做起事来心不在焉,此时你要注意了,偶尔的失望可以理解,但不能让失望的情绪控制了你,否则你这辈子就真没什么指望了。
失望情绪就像讨厌的感冒一样。但是,连续不断的失望同连续不断的感冒一样,也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它会导致长期的悲观情绪以及一些由精神压抑引起的疾病,如溃疡、关节炎、头疼、背痛等。
长期对生活失望的人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妄自尊大型。这个类型的人指望得到特殊待遇。希望自己的房子比谁的都大,希望在饭店里吃最好的酒菜,希望别人享有的他自己通通享有。这种类型的人必须认识到他的要求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不合情理的。
与第一类人截然不同的是饱受创伤型。这个类型的人由于早年受过严重创伤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为了避免更大的失望,就期待着发生最坏的情况,以此来作为防备。于是,他觉得自己会第一个被解雇,办事会被骗。对于这类人,恶劣的情绪比他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更为可怕,因为这类人总是感到幻灭,因而对生活总是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
而第三种是苛求自己型。这种人想讨好每个人。比如他去参加一个晚会时想着:“我怎样才能赢得晚会上所有人的好感呢?”他时时刻刻揣测着别人对他的要求,结果,反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需要什么了。他总是失望,因为他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生活的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内容,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失望。儿童简直可以对任何一件事情感到懊丧,因为他对现实的认识太天真、太不充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丰富起来了,我们的情绪也不再像儿童时那样变化无常了。然而,进入三十几岁时,我们才第一次看到,我们过去曾向往过的那么多目标是不可能都实现的,时间和机遇限制了可能性。我们的失望一般是围绕着事业上停滞不前之类的问题,或者,觉得自己已到了中年却还没能得到原先所冀望的舒适与安定,仍在为基本的生计而奔波忙碌。
在晚年,老人们似乎对两件事情感到失望:一个是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另一个是因为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希望什么了。
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主观的空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应该使我们的愿望灵活一些,这样,一旦遇到了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我们要看到,没有一个愿望是绝对神圣、不可更改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去看戏,希望能见到一个你十分喜欢的演员。可是,就在开演之前,主持人宣布说那位明星演员病了,由B角出场。假如你死死坚持原来的愿望,你就会为演员的变动而嗟然叹气并愤愤不平地走出剧场。而如果你的愿望是灵活的,你则可能会挺喜欢这场演出,甚至会对B角的演技品评一番。
我们还需要在自己的愿望当中多做些有根有据的估计,少来点主观的臆想。
很简单,我们应追求与自己的能力大小相当的目标。如果我们对外语并不在行,却期望当上法文小说译作家,那就是异想天开。
那么,怎样才能从一场深深的失望中恢复过来呢?
首先要承认你受到的创伤和打击,不要掩饰它。然后,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难过一段时间。
接着,我们需要对所受的损失做一定分析。这最难,它要求我们领悟到:我们所期望的每一件事情都并非绝对不可缺少。
令人失望的事可以成为一次总结经验的机会,因为它用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使我们清醒过来,正视生活的现实。它提醒我们重新考察自己的愿望,以便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失望是谁都会有的情绪,因为世事毕竟不能尽如人意,不过在失望面前你不应气馁,而是应该把失望化做动力,继续为了自己的目标拼搏下去。
毫无疑问,这世界上并不存在万事如意的幸运儿,更多的人体会到的则是命运多舛的磨难。那些成功者,我们只看到了他们成功后的光环,却鲜有人知道他们历经的艰险,他们亦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在一次次的失望中重拾信心,百折不挠,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一个成年人必须学会克服失望的情绪,必须禁得起挫折与打击,才有可能为自己和家人铸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