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让孩子走多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学会好好说话,就是写作的开始

学习的最好方式是“学以致用”。

鲁鲁两三岁时,一天,我端了碗稀饭(粥)递到他面前:“快来,喝点清稀饭。”哪知鲁鲁不干,说:“我不喝‘轻’稀饭,我要喝‘重’稀饭。”满屋的人哄堂大笑。

我们笑是因为他把“清水”之“清”,理解成了“轻重”之“轻”,由此把与眼下这碗清汤寡水的稀饭相反的稠稀饭表述为“重稀饭”。这种突如其来的误会,犹如突发的鞭炮,炸出一片新鲜和欢乐。

细想之下,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误用的词反应如此热烈?因为我们的认识已经固化,除了“稠”,就不会再用其他的词来形容稠稀饭了。而儿子打破了这一点,给出了一种新组合,趣味由此而生。

从他本人的角度,虽然这是一次误会,但却体现着思维上的飞跃,以及表达上的突进——他可以造词了!他依据自己的理解,造出了一个反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而我并没有嘲笑他,反而赞扬他说得好,和“轻”相反的就是“重”,只不过这里所说的“qīng”,表示的是“清”而不是“轻”,同一个读音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我相信接下来的解释又给他增加了新的经验,哪怕他似懂非懂。

其实,“重稀饭”的用法未必就不对,只是不符合约定俗成而已。但有时候,写作中某些反约定俗成的用词,恰恰就是高级之所在,尤其是诗歌、小说、散文之类的文学写作,更需要打破常规,创造性地用词。

我们是否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是否接受和欣赏他的创造性表达,其实就是在浇灌或扼杀他写作的创造性。上学以后作文的平淡与否只是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忧虑于孩子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其实,作文平淡的根源,在幼年就已埋下伏笔。

幼小的鲁鲁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笑”的表达,譬如,他从厨房跑到客厅向我报警:“妈妈,妈妈,锅里肿了!”我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感觉到事态紧急,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正在炖着的肉汤涨起了一层浮沫,马上就要溢出来。“肿了”,何其传神!

某些看似“可笑”的表达,恰恰是纯粹而精准的,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否定或忽略这种表达,对孩子语言的成长恰是一种损失。

忽然想起鲁鲁两三岁时,有一次我带着他逛超市,他走到饮料柜前就不走了,指着其中一种饮料,笑盈盈地盯着我,说:“我不买贵的,我不买大的。”此话一出,连旁边的售货员都笑起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给他买了他指的那种。

这是对他的表达方式的嘉奖!虽然只有两三岁,他已经会讲理了。他采用的方式不是乞求,不是威逼,而是沟通和说服——针对我可能提出的否定意见,陈述他自己的理由,并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建议。

他那短短两句,隐含着很多潜台词,意思就是:我很想要饮料,但我知道你可能不会同意买;你不同意买的理由可能是“太贵,不能买”“太大,你喝不完”;我知道你说得对,我同意你的观点,不买“贵的”“大的”;眼下这款饮料看起来不贵,也不大,我想要,也符合你的标准;那就买这款吧!

哈哈,怎么样?小孩子的思维力很强大吧?

其实他根本不知道那款饮料的价格,他还不识字,但因为他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再贵我也会给他买!

养成正确的表达方式很重要。有一个能讲道理、善于表达的孩子,大人会很省心,小孩自己将来的人际关系也会很省心。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小孩和大人之间的糟糕互动。小孩向大人提要求,先用哭腔乞求,大人一听那哭腔,知道孩子又有名堂了,严厉地望向小孩。小孩一看这眼光,不敢贸然说出,又不甘罢休,便不停地叽叽歪歪;在大人越来越不耐烦的应付下,孩子终于吞吞吐吐说出来了——通常是买个什么东西,吃个什么东西,玩个什么东西——大人往往不允,孩子的哭腔立刻放大,态度也变得蛮横。大人岂能吃你这一套,终于演变成双方较劲,一方撒泼满地打滚,一方镇压软硬兼施。最后结果无非两种,有的小孩赢了,心满意足的同时学到一种要挟的经验;有的小孩终未得逞,失望之余心中难免留下阴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孩采用这种模式来达到目的?他们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根本原因还是在大人那里,孩子的任何表达方式都是在与大人的互动中培养出来的。

孩提时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很多人会沿用一生。现在很多成年人不会好好说话,更不能好好写作。我们的网络空间和公共话语中鲜有理性探讨,反倒是充满逻辑混乱、强词夺理的发泄,这未必不是很多人童年表达方式的延续。

所以,要想孩子成长好,就和孩子好好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