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 旅游产业扶贫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为了推动石漠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扶持资源丰富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创建扶贫示范区,支持贫困地区参与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最美休闲乡村创建,建设更多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了提升旅游产业扶贫效率,需要有的放矢,需要通过对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扶贫。依托自然资源、农事景观、乡土文化和特色产品,积极拓展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推进特色产业与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
。挖掘当地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边关旅游、休闲养生旅游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或旅游景区,引导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
。不断加强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其过程还可以加快发展“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扶贫旅游
。
通过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基于统筹考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情况,在研究编制全国重点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加快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开展“森林人家”、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建设,树立森林旅游品牌
。通过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为贫困人口兴办“森林人家”、从事土特产销售和运输提供便利服务。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森林旅游产品,推动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人家”、森林特色小镇发展,探索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引导智慧旅游和低碳旅游发展。扩大与旅游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进一步加大森林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森林旅游扶贫潜力,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提升森林旅游发展水平,巩固脱贫成果
。
挖掘和开发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提高了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但是生态资源有限,需要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草原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生态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验、生态科考、生态康养等,倡导智慧旅游、低碳旅游,提升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导贫困人口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规模化经营发展。
加大对贫困地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引导、指导和监管力度,规范森林旅游业发展行为,促进森林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树立典型、业务指导、人员培训、项目支持、投资平台搭建等方式,发挥森林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作用。积极开拓森林旅游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各种金融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森林旅游产业,改善森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促进贫困地区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出一批森林旅游示范市、示范县,确定一批特色森林旅游地和特色森林旅游线路。努力打造“中国森林旅游”和“中国森林旅游节”品牌。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森林旅游组织化程度,引导贫困地区农民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型向规模经营型发展。打造差异化的森林旅游主题,创新森林旅游新业态。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50处精品森林旅游地、20条精品森林旅游线路、30个森林特色小镇、10处全国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试点基地等,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贫困人口数量达到65万户、200万人
。鼓励社会自然人、农业经营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生态移民迁出区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积极开发特色林产品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品服务,促进移民增收
。
石漠化地区旅游产业业态是多样化的。积极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康体运动等旅游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森林康养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和精品路线
。针对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还以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5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为重点,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坚持“治石与治贫”相结合,强化生态经济林、木竹原料林、林下经济、草食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发展
。
石漠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为了践行“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为周边贫困人口兴办“森林人家”、从事土特产销售和运输提供便利服务。通过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石漠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支持周边贫困人口积极开展或参与“森林人家”等经营活动
。为了深入挖掘深度贫困地区森林旅游资源,鼓励成立森林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乡村“森林人家”等项目
。积极推进“林业+”发展,鼓励利用贫困地区农村森林资源,深度开发森林观光、度假、科普、探险、运动、养生等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生态环保的“森林人家”“森林养生基地”“森林体验基地”“森林康养基地”等生态旅游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