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认知共情:真正理解对方的处境
认知共情,也被称为共情的“认知调节”,指的是人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解读他人的想法、意图,从而真正理解他人的处境。
关于认知共情,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心理学家准备招聘一名私人助理。他在招聘网站上发了广告,写明了条件,希望符合条件的求职者能够将自己的资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他的邮箱里。
由于这位心理学家开出了很高的薪金,吸引了不少应聘者的注意,他的邮箱也被各式各样的邮件挤满。他随便打开了一些邮件,看到里面只有简单的问候语,接着就是大量的个人资料。有些求职者的条件确实非常优越,心理学家记下了他们的名字,等待最终取舍。
突然,心理学家被其中的一封邮件吸引了,这封邮件的主人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士,她的条件并不是最优秀的,可她的措辞却让心理学家看得连连点头。
她在邮件中这样写道:“尊敬的×先生,相信您已经收到了几百封电子邮件,此刻您一定非常忙碌,也没有时间一一阅读这些邮件。您的时间是那么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这些琐事上,在此我想做一下自我推荐,我曾经在××公司担任过八年经理助理,对于收发邮件、整理名录、制作清单之类的事情,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如果您愿意拨打这个电话……我很乐意前来帮忙……”
心理学家被这位女士的“贴心”打动了,他不再过多考虑就决定让这位女士来试试……
在这个案例中,女士的秘诀就是“认知共情”,她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心理学家的立场思考问题,这才想到了这个绝妙的好办法,也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工作机会。
那么,与情绪共情相比,认知共情有哪些不同之处呢?首先,认知共情能力的发展相对较晚。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做过相关实验,他们让不同年龄的儿童阅读与“无心失言”有关的故事,然后询问他们:“这个故事里有人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吗?是谁说了这样的话?你觉得他为什么不应该这么说?”
如果能够较好地回答此类问题,说明儿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共情能力。不过测试结果显示,3~4岁的儿童只是能够了解别人与自己有不同的情绪和想法;要到6岁以后,才能初步具有采择观点的能力;至于发展出比较完善的认知共情能力,则要到11岁左右。这也是大脑不断发育完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
其次,认知共情的内容也与情绪共情有所不同,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调节无意识的情绪感染
在认知因素的调节作用下,我们在受到情绪感染时,不会只对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进行简单、机械的复制,也不会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无限制地与他人共情,而是会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关系的亲疏远近会影响共情程度。比如一位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哭泣时,就会比看到其他孩子哭泣产生更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正是因为对于不同关系的认识在影响着无意识的情绪感染过程。
其次,注意力是否集中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心理学家曾要求一些志愿者观看与疼痛刺激有关的影片。其中一部分志愿者被要求聚精会神地观看,并对疼痛程度做出评级;而另一部分志愿者则被要求一边观看一边记录影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结果第一组志愿者产生了更明显的痛感,这说明集中注意力去感受,更容易诱发强烈的情绪、感受分享。
此外,经验在共情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比如让视力完好的人戴上黑眼罩,尝试进行各种日常活动,亲身体会失明者生活的不便后,这种“经验”就能够增加他们对失明者的共情和关心。
2.调节有意识的共情关注
除了上述几种因素外,观点采择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理解的程度。“观点采择”就是能够区分自我和他人的不同观点,并能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推测,这也是进行认知共情的重要能力,因为我们只有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做到真正的共情。
比如我们可以尝试从自己或他人的角度来想象疼痛刺激,结果就会发现,站在自己的角度想象,会让个人感觉更加强烈,会引发恐惧、不安等消极情绪,而对他人却会显得关注不够;可要是站在他人角度想象,就会产生强烈的共情关注,个人的感觉则不太明显。这种疼痛共情的差异正是由于不同角度的“观点采择”造成的。
当然,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并能够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这两者发生了失调,就可能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往往是典型的高认知共情、低情绪共情的人,他们可能有较高的沟通交流技能,但却缺乏内疚感,会显得冷酷无情,而且他们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社会互动,对他人的情绪变化也不够敏感。
凡此种种都说明共情过程中的认知调节和情绪分享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情绪的卷入,认知共情就会显得过于生硬、冷漠;但若是没有清晰的认知,情绪共情又会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我们想要锻炼自己的共情能力,一定要注重同时提升这两个方面能力,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共情、善于沟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