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络穴
二、络穴络有联络、网络、散布之义。络穴即联络表里两经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经气相通的部位。正如《医学入门》中所说:“络穴俱在两经之间,乃交经过络之处。”
络穴即“十六大络”,又称为“别络”,故《灵枢·经脉》中称某一经脉之络为某经之“别”。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解释说:“所谓别者,言十二经脉之外而有别络。”十六大络是最先从经脉上分出来的最大络脉。据《灵枢·经脉》和《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记载,十六大络是由十二经脉各分出一络,另外加上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共同组成。其具体名称,均以十六络穴的名称代替,如手太阴肺经的络脉叫“列缺”;手阳明大肠经的络脉叫“偏历”;足太阴脾经的络脉叫“公孙”,脾之大络叫“大包”;足阳明胃经的络脉叫“丰隆”,胃之大络叫“虚里”。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手’,原文误为‘衣’,今据《针灸甲乙经》改之),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胸)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这里所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是正常脉气搏动的现象;而“其动应衣,宗气泄也”,为脉气外越的病理表现。但无论是“其动应手”,还是“其动应衣”,均指心尖区的搏动已无可非议,而且正当足阳明胃经“乳根”之所在。针灸文献习称“十五大络”,乃是没有将“胃之大络”列入之故。
中医学认为,“虚里”是十二经脉宗气所聚之处,切按虚里,对脉之宗气的虚实存亡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正常情况下,按之应手、不快不慢、动而不紧、从容和缓。如若按之动数、应手太过,为心阳浮越,宗气外泄;如若按之时有时无、结代不续,乃心脉瘀血之象;如若按之动微,无应手之感,属心气内虚,宗气不足;如若其动已停,其他部位“动脉”也不可触及,则为脉气已绝,死亡之候。
为什么脾经和胃经除了自身的络穴之外还各有一个大络呢?中医学认为,脾和胃是一对互为表里的脏腑,属中焦,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二者共同担负着受纳、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继而灌溉六脏,洒陈六腑,濡润四肢百骸,滋养五官九窍的重任。因此,它们除了各有一个四肢部的络穴互相交通联络外,还各增设了一个躯干部的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向周身输送气血,以完成后天之本的使命。
另外,《难经·二十六难》记载的络脉,无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和胃之大络,而有阴跷之络、阳跷之络。但无具体穴名,仅从阳跷通于阳,阴跷通于阴的角度立论,且不如《灵枢》所记身前、身后、身侧均有大络分布以沟通周身经脉言之成理,故并不为后世所崇。
现将十六络穴列表如下(表2):
表2 十六络穴
十二经的络穴均位于四肢腕、踝关节以上,肘、膝关节以下,起互联表里经的作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胃之大络虚里(即乳根穴)位于前胸,任脉之络鸠尾位于上腹,督脉之络长强位于尾骶。这样,十四经脉的气血通过络穴散布周身。
络穴在生理上联络表里两经,在治疗上就可以治疗表里两经病症。《针经指南》中说:“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编者注:“治”,原文为“活”,显系字误,今改之)说明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例如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既治本经的咳嗽、气喘、咽痛,又治手阳明经的头项强痛、牙痛、面瘫。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既治本经的腹胀、泄泻,也治足阳明胃经的胃脘疼痛。
十六络穴均有各自不同的主治病候,当十六络脉气血异常,出现相关的病候时,都可以取相应络穴加以治疗。例如手少阴心经之络,实则胸膈支满,虚则不能言语,可取其络穴通里,虚补实泻;足太阴之络,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可取其络穴公孙,虚补实泻。在《灵枢·经脉》中,除胃之大络以外的十五大络都各有与表里两经相应的虚实病候。由于十五大络与十四经脉的气血是融为一体的,它们反映出来也就基本上属于十四经脉病症的范畴。例如,足太阴之络“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与脾经病症相似;足少阴之络“实则癃闭,虚则腰痛”与肾经病症相似。
《灵枢·经脉》说:“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实则癫狂,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在针灸临床上,丰隆不仅能主治喉痹、癫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脘腹胀痛、下肢瘫软、肌肉萎缩等足阳明经及本络脉病候。还能治疗面肿身重、肢体肿胀、腹胀腹泻、舌本强痛等足太阴经病候。又因脾能统血,还能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同时,肺胃脉气相通,丰隆也常常用于治疗咳喘多痰、梅核气等病症。
任脉之络散布于胸腹部,故胸腹部病症可取任脉之络穴鸠尾调治;督脉之络从脊柱两旁经腰背上行散布于头,故腰背部和头部疾患可取督脉之络穴长强调治。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故全身疼痛不适可取脾之大络大包穴和胃之大络乳根穴调治。
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清代医家在对温热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规律具有“病初在经,久病入络”以及“气血、痰饮积聚有形之物,每常由经滞络”的特点。基于这种认识,凡属内伤引起的慢性疾病,也可选取络穴来治疗。
现将《灵枢·经脉》所记的十五大络的虚实病候附录如下:
手太阴之络——列缺: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
手阳明之络——偏历: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膈。《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热……耳聋,时不闻音……耳中生风。”
足阳明之络——丰隆:其病气逆则喉痹,瘁音。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上齿寒。”
胃之大络——虚里(乳根):胃之大络,盛喘数绝者,病在(胸)中,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足太阴之络——公孙: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
脾之络——大包: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手少阴之络——通里: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手太阳之络——支正: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
足太阳之络——飞扬: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拘挛背急,引胁而痛。”
足少阴之络——大钟: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
手厥阴之络——内关:实则心痛,虚则烦心。
手少阳之络——外关: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
足少阳之络——光明: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素问·缪刺论》曰:“邪客手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枢中痛,髀不可举。”
足厥阴之络——蠡沟: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
任脉之络——鸠尾: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
督脉之络——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
附:十六络穴歌
十六络穴要记详,肺经列缺络大肠;
偏历隶属手阳明,胃经丰隆痰鸣响;
脾络自有公孙在,心经之络通里乡;
手太阳络支正穴,膀胱络穴要飞扬;
肾经之络敲大钟,心包内关在腕上;
外关一穴走三焦,胆络光明令眼亮;
肝经络穴寻蠡沟,任求鸠尾督长强;
脾之大络是大包,胃之大络虚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