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鲁迅有关人物像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出任广州市市立世界语讲习所所长的区声白

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公布创立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方案,旨在消除国际交往中人类使用语言的障碍,促进各国(地区)和各民族方方面面的交流和合作。20世纪初,世界语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发展,还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国世界语运动的重要基地与中心城市。孙中山、蔡元培、鲁迅、吴稚晖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粤籍或有里昂中法大学留学背景或在中山大学等粤地大中学校任教的刘师复、伍大光、黄尊生、区声白等人则在广州地区为发展世界语事业贡献甚伟。在这里,梳理区声白为此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区声白(1892—1945),广东顺德人。1918年,区声白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伍大光、金曾澄、许论博、陆式楷、盛国城、黄尊生、侯佩尹十一人联名发表《中国世界语学院劝捐启》,认定“世界语为国际交通之利器,民族携手之良好工具”,借鉴世界语在“国际上之实际的应用”与“伦理的学术的范围”等方面的实际活动,发起成立中国世界语学院,以适应国际上如火如荼之世界语思潮,“向外宣传吾国文化,提高吾国国际地位,再进则谋与五大洲八十余国之民族,为真挚的、友谊的携手,共同努力于世界和平、人类亲善等伟大工作”。这十一名发起人中来自广东五人:广州金曾澄时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新会伍大光不久就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许论博早在1904年留学法国,学习过世界语,回国后在广州办过世界语班,并与刘师复主办过世界语大会;番禺黄尊生在香山县城开办过世界语班,并为教育界名流讲授过世界语;区声白在1912年参加广州世界语夜校学习,后就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继续学习、传播世界语。1921年10月,区声白等首批粤籍公费留法生抵达里昂中法大学就读。其间,他与另一位法国人任义务世界语教师,每日授课1—2小时。1922年5月,孙国璋和俄国世界语诗人爱罗先珂等在北京授课、讲学,区声白均积极参与。是年他出席国际世界语教育会议。1923年,他与黄尊生当选语言委员会委员。1924年,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国立广东大学得以建立(后改中山大学)。区声白学成回国,即应聘到中山大学任教。1926年5月,该校又成立世界语学会,8月开设世界语夏令班。是年5月,在广州市教育局局长伍大光支持下,在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内创建世界语师范讲习所,聘请区声白、许论博任教。至此,已有中山大学、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和市立美术学校等校将世界语列入课程科目。20世纪30年代是广州世界语运动的鼎盛时期。1933年,区声白代表广州世界语讲习所向汉口世界语学会介绍广州世界语教育现状,说中学开设世界语课程者包括执信女中、市立一中、知行中学、体育学校、知用中学、新闻学校等,教师包括杨景梅、刘伯谦、林擘坤、黄恬波、李乐以及他本人。他还提议举行全国世界语会议,“由该地方同志担任轮流召集”。“九一八”事变后,广东国民大学世界语学会用世界语发表宣言,“讲述事变之经过,邮寄全世界各国,请主持公道,接到各国复书200余封,均表示深切同情”。1933年,区声白与梁叔仁、吴康等中大师生成立世界语社团“中大踏绿社”,主旨为“以‘世界语’为中心语言,从事于人类文化统一运动”。至1937年5月,共举办七期讲习班。平时,邀请社员参加世界语座谈会,“藉以增进世界语讲话之能力,并收联络感情,砥砺学问之效”。逢柴门霍夫博士诞辰、忌辰,还组织纪念会,其中一次,区声白以“广州世界语运动史”为题作了演讲。

1927年1月30日《鲁迅日记》记载:“晚黄尊生、区声白来。”据知情者回忆:法国世界语学者、诗人赛耳(Zeihile)1923年8月1日自法国猎昔出发,徒步周游全世界,1927年1月上旬步行抵达广州,黄尊生、区声白邀请鲁迅参加在桂香庙寰球学会举行的欢迎赛耳大会,会议用世界语演说,气氛热烈,“鼓掌之声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