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到底该如何做?三条建议

一、你和父母到底有多相像?原因是什么?

下面这个方法能让你很容易地找到自己与父母的相似之处。

首先,写出你母亲的5项积极心理特征和5项消极心理特征。由于受到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人们通常会发现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消极缺陷很难找,因此你要深入发掘。在读下面的内容之前,一定要写出这些性格特征。

现在写出父亲的5项积极心理特征和5项消极心理特征。这次也一样,不要犹豫,立刻下笔,但也不要慌张。

最后,写出关于自己的5项积极心理特征和5项消极心理特征。写完后再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

将你对父母写下的10项内容同自己的进行逐条对比。你会发现,除了特别不同寻常的特征,两者在内容上有不少重叠的部分。

为什么是这些特征相同,而不是其他的?在第五章中你会发现部分原因是自己在家庭动力结构中为自己定义或创造的角色不同。还有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父母言传、身教、身份认同、虐待及关爱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要利用本章所讲的内容,你就能找出真正答案。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你的问题可能并不严重,没必要采取这种做法,那么对你来说,心理治疗就是找出答案的最佳方法。

二、相信那些难以置信的事:找一位心理医生,请他帮助你深入分析自己的童年,让你获得全然不同的体验

受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想要相信“如同父母爱我们一样,他们也会虐待我们”这一事实其实艰难无比。几乎所有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通常只需要简单的治疗就完全足够。举例来说,只需要短短16个疗程,认知分析疗法(Cognitive Analytic Therapy)就能对一种困扰你许久的心理特征产生极大的作用。许多其他的短期心理治疗也能够挖掘过去经历对你的影响,而且通过与心理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你产生全新的体验。心理治疗同时会提供实用技巧或教学手段来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毫无疑问,瑜伽和冥想能够帮助你在平日里保持心情平静。还有一些疗法是我本身就十分了解而且认为十分有效的,包括交互分析疗法(Transactional Analysis)、超个体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以及霍夫曼疗法(Hoffman Process,对抑郁症非常有效)。当然,还有很多疗法的变体,我不会不懂装懂地告诉你我全都了解。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与心理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做好准备揭开问题产生的童年根源。

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与心理医生建立的关系与童年痛苦的遭遇完全不同,它能为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父母在你心里留下的恶劣印象会被现实中心理医生建立的良好形象所取代,关于这一点本章已经做出解释,也会在后续内容中作为例证出现。运用图表或构想自己不同行为的技巧,能够通过思维来改变感觉,从而在解决问题中发挥辅助作用。

将这些治疗手段纳入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免费服务项目中已经刻不容缓,因为现今英国有近1/4的国民正遭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其中以焦虑症或抑郁症居多。

这些疾病带来的经济损耗巨大(大约每年1000亿英镑),更不必提疾病对个人造成的巨大痛苦。长久以来,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英国首次尝试引入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一种谈话疗法,而这项疗法最终却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不得不说是一大悲剧。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认为思维能够控制感情,转变思想就能转变感情。这种疗法宣称,在短短6~16个疗程中,就能够将抑郁症或焦虑症彻底治愈。医生会告诉你停止说自己很胖、很丑或很笨,即使事实如此。如果你一直无缘无故感到焦虑,担心厄运的降临或害怕自己出丑,认知行为疗法会教你反向思考。

2009年,牛津大学的教授兼经济学家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及临床心理学家大卫·克拉克(David Clark)提出了一项将认知行为治疗在英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案,并将其命名为“增加获得心理治疗机会”(IAPT)项目。英国新工党政府采纳了他们的这项方案,希望帮助至少一半的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康复。

乍看起来,这项方案的成果十分令人瞩目: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近40%都获得了“康复”。然而深入调查显示,实际结果并没有如此喜人。认知行为疗法完全在于营销,是一种廉价的权宜之计。

在他们共同编写的书《茁壮成长》(Thrive)中,莱亚德和克拉克没有提到的一点是,大量的证据显示,与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两年前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患者康复的可能性并没有提高。

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并明显“康复”的抑郁症患者中,有2/3会在两年内复发或寻求进一步帮助。治疗结束后,一般的患者仍受抑郁症困扰(大约30%的患者根本没有完成整个疗程)。事实上,如果不接受治疗,大多数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的病情也是时好时坏。两年过去后,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的精神健康状态并不比那些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更好。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并最终康复的患者。问题在于,这种疗法完全没有试图了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成因,而正确的疗法(例如心理动力学疗法)能成功解决问题根源,产生持久疗效。以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谢德勒(Jonathan Shedler)为例,一些对证据的重要回顾表明,那些探索病症童年根源并关注患者与心理医生关系的疗法有长期的疗效。如果IAPT是真正根据证据来制定的话,那么它就会使用上面所说的疗法。

精神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虐待造成的,关于这一点,有十分有力的证据。这样说来,认知行为疗法明确要求医生将患者从自身童年经历中剥离开的做法就显得十分诡异。这一疗法忽视病因,却强调集中关注思想如何对症状产生作用。

我明白理查德·莱亚德可能仅仅是出于好意,他本身也并非心理学家,而是一名经济学家,所以这种行为可以被原谅。然而,大卫·克拉克本身就是牛津大学的一位心理学专家。他着重强调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基于事实的科学疗法,却不承认事实早已证明该疗法没有长期疗效(两年或更久就会失效)。我曾给大卫和莱亚德发邮件,要求他们提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尽管拥有丰厚的专业资源,他们却没有给我任何回复。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疗法或是比其他疗法更加科学,反倒是心理动力学疗法被证明拥有长期疗效。

焦虑症的某些症状,例如恐慌或疑似强迫症,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得到长期改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光芒褪去,消极情绪又会卷土重来。然而,因为克拉克和莱亚德的“功劳”,无论是在公共医疗体系或是私人医疗保险公司,认知行为疗法都是现今最为常见或者说唯一的疗法。

当然了,事情不能全怪这两个人——认知行为疗法由于疗效快、价格廉价而受到政客和英国国家医疗标准机构国家健康与临床卓越研究院(NICE)的欢迎。而一些经实践证明有长期疗效的疗法——例如心理动力学疗法——由于所需疗程远超过6~16个,因此价格无法达到如此低廉,所以不受他们欢迎。

然而认知行为疗法确实有其优势所在,同时对一些其他疗法也起到了启发作用。它鼓励采用实际手段,而这些手段也确实能够提高人类健康,例如体育锻炼、冥想以及瑜伽。

克拉克教授本身就是一个医术高超的临床心理医生,我也知道一些人声称认知行为治疗确实减缓了他们的抑郁症。但事实上,他们所有人都接受了多年的治疗,实际起作用的是他们同心理医生的关系,而非思维模式的转换。这一点也早已被研究证明:目前为止,只有在医生和病人建立了良好关系的情况下,认知行为疗法才真正有效。然而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的认知行为疗法很不完善,也不鼓励医患之间建立情感联系。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可负担的疗法。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急需适合所有人的可行疗法,而非仅仅是那些能够负担得起其他选择的人——也就是那些通过与医生建立良好关系,并深入探索童年经历来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以及其他所有精神疾病)的疗法。

三、将“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转换为“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

在与家人、朋友及同事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有运用“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来摆脱坏情绪的时候。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无一例外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同样对待。

如果没有好友、亲人或心理医生的帮助,我们通常很难发现自己犯了这种错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替朋友或家人做决定或是处理棘手问题时,人们往往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观点。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己当时的行为,深入分析事情是如何发展的。难道这个晚上孩子就必须在餐桌上吃饭吗?你真的那么确定伴侣对你态度冷淡吗?那个同事是否真的就像你认为的那么奸诈?

如果你将这些问题与你童年的经历进行对比并思考,可能会发现两者的联系十分惊人。或许对在餐桌上吃饭这件事,你的父母表现得十分严苛或十分宽松,而伴侣态度冷淡和同事奸诈狡猾的问题也是如此。当然了,可能在这些问题上,他们的确是错的,而你是正确的。然而,问题通常不会如此简单。

同样地,如果其他人对你使用这种手段,那么你很容易会陷入一种不确定及怀疑的漩涡之中:“到底是我有问题还是他们呢?”这时一个有用的办法就是弄明白某种人更有可能利用这种防御性手段来对付你。

正如我在《办公室政治》(Office Politics)一书中所说的那样,那些同时拥有精神变态、自恋及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人更有可能对他人使用这种手段。如果你认为周围有这样的人,那么他对“我很好,而你不是”策略的使用情况,就可以被当成一个验证方式。

一旦你发现自己成了这种手段的攻击对象,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帮助你摆脱这种窘境。将那些人加诸你的词(诸如愚蠢、懒惰、奸诈)在脑海中具象化,然后幻想自己把它们用纸巾裹起来,最后立刻丢进你想象中的垃圾桶里。或者将这些词语在脑中具象化,然后将它们缓缓消融直至消失,这样你就可以享受这种摆脱困扰的感觉。有趣的是,这些技巧都是认知行为疗法用来治疗精神病的常用手段。事实证明,这些技巧更适用于暂时摆脱困扰。

对于父母来说,在第四章末尾我介绍了“爱的炸弹”(Love Bombing)技巧,在《爱的炸弹》一书中我对这个技巧有更详细的描述。这种办法能够有效地迫使自己停止对孩子施加“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手段,尽管这种办法的初衷并非如此。

同样地,如果你的亲友患有老年痴呆症,我的书《满意的痴呆症》(Contented Dementia)中描述的方法被许多人认为十分有效。这本书的观点就是,如果别人不挑战他们的观点,尤其是对于最近发生的事不加反驳,那么他们就能变得十分快乐。

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交往,两大黄金守则就是不要提问,不要反驳。实际上,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如果有人给你造成麻烦,那么请你在5分钟的时间里一直遵守这些准则,效果就会极其明显。你或许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对“我很好,而你不是”这种手段进行精神手术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