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以岁时节令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

所谓岁时,指的是一年四季;节令,是古人对不同季节自然物候的认识和区分。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排序,便形成了岁时节令。岁时节令的区分,最初是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以便按时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中国古代的历法因此被俗称为“农历”。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而农事活动的直接决定因素就是岁时节令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主要以岁时节令命名的中国传统节日。这是因为“节日的起源及其发展,受到产食经济形式的强有力的限制,建立于传统农业社会之上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风貌。”刘竹:“节日文化与精神补偿论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月,第33页。人们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这就使得中国传统生活类型的节日也大多依赖于生产性的岁时节令而产生。中国岁时节日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元旦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欠。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诸多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祭祖习俗。六月正值三伏酷热季节,易染疾病,因此,许多习俗偏重于消夏抗暑活动,包含有爱护生产力的意义。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广东有对牛不穿绳的“放闲”习俗,这是农闲之际向牛酬谢的表现,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谚语“冬雪是麦被”,其含义即在于此。牟元圭:“中国岁时节日的起源与演变”,《寻根》1999年01期,第10页。

有关农时农事的谚语、歇后语等也屡见不鲜,如:

秋收东藏

稼穑艰难

风调雨顺

不违农时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清明前后,栽瓜栽豆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当年钱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

苗要好,除虫早

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插秧正适时。

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

栽秧栽得嫩,犹如上道粪。

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深耕细作苗儿旺

立夏小满正栽秧。

清明秧子谷雨豆。

耕种与收获类的谚语:

秋耕深,春耕浅。

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

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想要苞米结,除非叶搭叶。

合理密植真正好,光长禾苗不长草。

密植好,密植强,合理密植多打粮。

谷宜稀,麦宜稠,高粱地里卧下牛。

行船防滩,作田防旱。

春旱不算早,秋田旱一半。

春荒不要懒,防荒多生产。

孩儿不教不成人,庄稼不管无收成。

书要精读,田要细管。

光栽不护,白费工夫。

三分在于种,七分在于管。

有收无收在于种,多收少收在于管。

田间管理如绣花,一针一线不能差。

田有四只角,全靠人来作。

若要庄稼好,天天起个早。

田里一天走三次不算多,亲戚三年走一次不为疏。

人不勤,地不灵。

人养地,地养人,锄头底下出黄金。

锄头底下三分水。

涝助田,旱锄田。

麦锄三遍面满斗。

春天多锄一遍,秋天多打一担。

锄头底下减旱情,锄头口上出黄金。

间苗要早,定苗要小。

灌水有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光栽不护,白搭工夫。

年年防灾,时时防虫。种前防虫,种后治虫。

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

螟虫灭光,谷米满仓。

春天栽树要早,夏天灭虫要了。

治虫没巧,治早,治少,治了。

开春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

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

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

若要来年害虫少,今年铲尽田边草。

割到地里不算,拉进场里一半。

精打细收,颗粒不丢。

一粒粮食一粒金,颗粒还家要当心。

一年劳动在于收,谷不到家不算收。

割稻要轻,打稻要稳,翻稻要勤。

栽秧不怕雨绵绵,打谷不怕火烧天。

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

快割快打,麦粒不撒。

麦子上了黄,不能地里放。

麦黄不收,有粮也丢。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收麦如救火。

小麦发了黄,秀女也下床。

庄稼上了场,孩子老婆一齐忙。

收麦有五忙:割、拉、碾、晒、藏。

麦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半中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