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也要有仪式感:从内心感谢面前的食物
进餐仪式感让普通的生活充满了情感与意义
想必每个人坐在一桌饭菜前,都会感觉到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对美食的期待与对同桌人的等待。这里的同桌人可以是家人,他们可能正在厨房里忙里忙外或者刚下班回到家中;也可以是朋友,来家里做客或者已经熟悉得像家人一样等待开餐;当然也可以是陌生人,首次坐在同一张饭桌前目视饭菜,相视点头微笑。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仅仅开餐前几分钟的时间,你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场景,让每一个将要在饭桌前吃饭的人进行自我展示,这个展示包括其所在的家庭、所处的社会角色、所遵守的社会规则与礼仪,以及如何理解接下来的这一餐。
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在姥姥家寄宿,小时候都是和姥姥一起吃饭,到了后来,姥姥年纪大了,舅舅一家搬过来照顾她,再后来姥姥去世了,舅舅继续住在那里,我也会经常去吃饭。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舅舅邀请我爸来吃饭,觥筹交错了几轮之后,我爸说我在这里表现出的那种极度放松与随意的状态是他不曾在其他地方见到的。虽然我理解他的意思可能带有一些批评的意味,但我也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人对家的感觉并不是他有意识地为家做了什么(因为那些有可能是屈从于社会赋予你的某种责任或者需求),而是仅通过一顿家常便饭,便在不觉间倾泻出自己对这个家的全部感觉。
上中学后,有一段时间,我也会在餐桌上抱着手机,在那个如饥似渴的年龄,感觉通过小说去幻想自己的未来比现实中的家庭要重要得多。后来过了那个年龄段,一人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开始慢慢感觉到从小到大20多年,家中餐桌上的时光才最为珍贵。我幼年的另一半时光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奶奶家非常看重一家人共餐的过程。各种大小节日,全家一定要一起进餐,像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不仅要共餐,还要全家一起包饺子。无论大餐小餐,只要说回来吃饭,全家人都会耐心地等待,一起启筷。无论端上来什么好吃的,一定是年长者先动筷。像这些在餐桌上的细节,我回忆起来时满满的都是在奶奶家共餐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种严苛的要求,而是一种清晰的价值观。这种传统至今遵行,在饭桌上,尤其和家人共餐的饭桌上,手机都会被丢得远远的。
进餐仪式感让我们专注于餐桌本身
如果把吃饭当作一件普通的事,那么生活中会有太多的诱惑让我们转移注意力甚至主动忽略吃这一过程。从收音机到电视机,再到智能手机,不断革新的科技在不断地吸引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它们上面。对于一餐而言,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都给予了电视、手机,而放在吃及共餐的人身上的注意力越来越少。结果可想而知,我们把进餐地点从专门用来吃饭的餐桌,转移到了方便看电视的客厅茶几。而现在大家把注意力又放在了手机上,坐在哪儿倒不重要了,整顿饭下来再也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餐桌上。所以,我们需要让吃饭这个事变得不再那么普通,这并不是单靠我们的意志力让我们留在餐桌上,而是要意识到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才需要如此专注地吃饭。
吃的习惯
吃的习惯是建立仪式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认为“食不言”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一条重要规则,但在我看来其实仪式感就是在吃的过程中塑造的一种习惯。
那我们是不是一定要靠“食不言”来提高仪式感呢?答案当然是不一定,因为在共餐过程中,交流对于家庭关系的构建与生活经验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想想怎么利用吃的习惯让共餐的过程更有仪式感。
最简单的方法前文已经提到过,就是借吃饭的机会聊聊天,重点在于聊天的内容,就是试着去讨论一下这顿饭如何。不论好坏对错,而是其当下带给我们的味道、口感和感受。这一点我是受到了从小和我爸在饭桌上交流的启发。我爸就是一个很喜欢做饭的人,我对食物的关注、感知甚至今天成为一个食育人,最大的影响来自我爸。我爸喜欢做饭,家里的每顿饭都是他亲自下厨做的,我记忆最深的还不是下厨的部分,而是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爸总是会问一句:“这道菜怎么样?”当我抿抿嘴说出自己的感受后,我爸就会分析一下这道菜为什么会有这种味道,比如食材的产地、品种或者时令,而我就会再追问为什么这个产地、品种或者时令能让食材有这个味道,我爸就会继续推断一番更深层的原理。这个过程让我记忆犹新,因为在我做食育之后,我经常会更加有意识地去研究这些问题,面前的菜不再只是蔬菜或者鱼,而像一扇窗户,可以透过这扇窗户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世界。即使现在和别人吃饭时,我都会细细品味,兴致来了还会和对方聊聊这道菜。
这个从习惯入手的仪式感,不一定要拘泥于传统的“食不言”,当然也不一定要拘泥于日常的聊天,可以想一下吃饭过程中让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不妨把它变成家庭共餐过程中的一个习惯。
吃的意识
之所以把吃的意识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我发现身边的朋友有一个很一致的习惯,一旦手上有点工作,就可以推迟甚至跳过一餐。在我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事,因为从最基本的功能来看,如果没有食物给予人营养和能量,那么人就像一个没有油的发动机,即使发动起来也是以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工作方式运转的。甚至因为早上时间有限,习惯性地不吃早餐。这些习惯对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所以吃的意识是建立吃的仪式感的一个基础保障。如果吃都可以忽略,动辄因为生活中的事可以推后吃饭或者少吃,那么吃在生活中就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部分。我看到已经有很多人通过代餐品、直接补充营养素来代替本来的餐食,虽然这些大多是在标榜健康,但,是不是通过这些方式所规避掉的吃饭的麻烦也对你充满了吸引力呢?吃的意识是吃的前提,就这一点而言,已经有太多的科学研究论证不吃饭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与风险。所以在家庭中首先要营造的就是一种吃的意识,无论如何,每天每顿饭都要有吃的意识,晚上、周末、节庆时全家人都要有共餐的意识。这种意识甚至可以以一种家庭规则的形式建立起来,而当吃饭变得重要起来,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一种仪式感,让吃不再是一件普通的事,而是每天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家的仪式感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因为它是过去的,而且也是流传至今的。传统的东西既会带着过去的某些文化,又会经过不断的筛选后变得适应今日。能留到今天的传统,首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过去,这个过去可能是一个家庭的过去,也可能是一个地区的过去,也有可能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过去。其次才是去判断是否要将其保留到我们自己、家人及亲朋好友的习惯中。
比如吃饭要等人齐落座,心都聚在这一张饭桌上时才能启筷。我个人就很喜欢这个传统,有一种家的温暖与包裹感,一家人共同进退。又比如邀请长者先启筷夹菜,这样的规则其实无关乎地位,而在于一种感恩与敬畏之心。老人颤颤巍巍的手曾经支起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这便是对过去的一种感恩。有时候我在外就餐,偶尔能看到一家人欢聚一桌,孩子却在桌上无法无天,看到此情景,只有苦笑一声。总觉得少了一份尊老惜食的传统,缺了一份对长辈的感恩与敬畏之心,甚至这桌饭菜也变得廉价起来,且这份欢聚也少了几分和睦。
在这里要着重提一下节庆的仪式,虽然繁复,但确实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或者家庭背景。比如一些地区的祭祀仪式,准备的复杂程度、对程序与规则的严苛程度、对祭祀人的背景水平及其对祭祀的熟悉程度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应当传承。但回到一家之中,如何变通便成了一门学问,如何取其精华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仪式中的精神、理念以一种适合自家的形式留存下来,又不至于太过复杂。比如过年时一家人围坐一圈包饺子,从揉面到饺子下锅皆要手工完成,还要上下衔接,互相配合。看似不如买现成的方便,但实际上正是这样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让一年没有多少机会相见的家人能共同劳动,还能聊聊家常,从而让一家人更熟悉彼此,更团结和睦。所以传统节日还是应当保留其中相当多的仪式性的内容,哪怕没有那么方便与轻松,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恰恰是建立仪式感的机会。
仪式,让一件事超出其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以吃为例,难道吃真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吗?真的只是为了摄取营养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与食材接触时的那些感受与学习,与人共餐时的融洽与沟通,与家人共餐时的那种家味的传承再去哪里寻找呢?当我们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当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时候,当我们劳累了一天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之前,请来点仪式,让一家人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