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情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觉察他人情绪的方式——玩一个默剧游戏

情绪感知力是情绪智商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你反复做出努力,直至把观察和解读你遇到的人的情绪变成你的一种习惯,那么你很快便会发现你的情绪,并且你与周围人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阿慧这些天很不开心,因为她认为这些天她的男朋友没有真正地对她好。可是,她又不直接用话语向男朋友表达这种不满情绪,而仅仅试图用非语言形式向他表达,于是她皱眉、瞪眼,还提高嗓门讲话,可男朋友仍然没有立即理解她的信息。结果,她的愤怒之火继续燃烧、升温,她继续加大非语言情绪的表达,直到男朋友终于感觉到她的这种“怒不可言”的愤怒情绪。然而,当男朋友准确接收到了信息时,她的愤怒情绪已膨胀到了极点,无论男朋友怎样解释都无法平息她的愤怒。

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博士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的情绪智力(情商)是一个包含着多个层面丰富内容的概念,其中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情绪智力的五大构成要素。在这五大要素中,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是一项重要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情感的自我知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重要的情绪感知力,即通过捕捉他人的语言、语调、语气、表情、手势、姿势等,快速并“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进行直觉判断。

对他人情绪的识别或感知能力会影响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与生活方面的成功或失败。若这种能力较强,可以使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如果能够感知到他人的情绪,这些情绪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也有迹可循,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线索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利用这些信号更好地关注自己的情绪。下面这则案例很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

作家斯丽雯是一位文静的女士。她比较讨厌去社交场合,因为她发现那里的大多数人不是令人感到乏味就是只顾他们自己,但当有一次她遇见了一位重要的图书出版商时,这种看法改变了。

她在提及这件事情时这样说道:“如今,我明白了他的优秀与受人尊敬的原因。我们初次见面时,他便立即关心我的情况。他两眼注视着我,观察着我的面孔,留意我在交谈中出现的细微情绪变化。在我所遇见的男人中,像他这样能够敏锐地关注他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真不多,尽管他比别人更有这样的资本。”

而当这位出版商听到斯丽雯对自己的评价时,他笑着说道:“我一直以来就是这样了解别人的,通过仔细观察与感知我遇见的那些人,我同样已经很了解我自己了!”

可见,对他人情绪的识别或感知能力是了解自己与他人,以及随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善于理解他人的情绪,除非别人表现得非常激烈。通常我们更注意的是他人的言语,然而据研究发现,人们在交流、传达信息时,通过语言传达的内容仅占7%,而绝大部分信息要通过面部表情、音调、肢体语言来传达。我们常常只注意到面部、肢体等大体的表情,而对于一些“眼神暗示”“细微表情”“下意识动作”等所携带的大量的情绪信息,却不能准确地阅读并获得。因此,我们能大致感觉到某人在生气并在尽力掩饰他的愤怒,但我们不知道这种愤怒是不是冲着我们来的。

因此,一个情商高手应该能以敏锐的观察力来捕捉对方身体动作所透露出的信息,懂得察言观色,懂得通过察觉他人的情绪来解读他人的心意。那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敏锐察觉并读懂对方的情绪呢?

让我们先来一起做个默剧游戏吧。看过卓别林在20世纪50年代所出演的默剧电影吗?这种以“肢体动作取代语言”来表现“非语言性”意境的表演方式带给人们一种别样的享受,从中你可以很轻松地读懂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生活境况。生活中,在尝试培养察觉他人情绪的习惯之前,不妨先玩一玩默剧游戏。

要求自己避免去听他人的声音,而是观察他人的表情与行为。例如,现在离你不远处有两个人在交流,你听不见他们说话,但可以观察到他们的面部表情。你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动作,随着交流的延续,他们发生着怎样的变化,等等。看看你能否从他们的表情与动作中猜测到他们的感觉,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情绪,拥有多少情绪,以及他们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观察与思考都要务求仔细、准确。将这种练习持续下来,你会发现这将会辅助你察觉和辨识他人的非语言性感觉信号,然后为这些信号命名。

在玩默剧游戏的过程中,你需要掌握一些辨认表情的诀窍。心理学家发现,脸部展现情绪的地方主要有:嘴角(上扬或下垂),嘴形(张开或紧闭),眉毛(上扬或下垂),眼角(上扬或下垂),眼睛(睁大或微眯),以及额头(眉毛上扬则额间有横纹,眉头紧蹙则额间有直纹)。这些区域对于辨认某些情绪来说特别重要。例如,眉头及额头对于辨认悲伤、恐惧等情绪来说就特别重要,而嘴巴的表情则对于辨认厌恶与喜欢等情绪来说就很有意义。以下列出几种表情或肢体语言与其所隐含情绪的对照。

◎脸部发红、双唇紧闭、手臂或双腿交叉、说话语速快、姿势僵硬、握紧拳头—生气。

◎双唇紧闭、双眉皱起、斜眼看人、翘起一边嘴角、摇头、眼珠子转动—怀疑。

◎双臂或双腿交叉、避开对方眼神、呼吸加快、身体面对对方、闭口不语—敌意(防御性)。

◎眼光游移、身体左倚右靠、胡乱涂鸦、身子往一旁倾以避开某人目光、打呵欠、玩弄纸笔—无聊。

◎眼神乱瞟、姿势僵硬、不停地玩弄或调整纸笔和眼镜等物、汗流不止、笑得很突兀、抖动腿或身体—紧张。

当然,这种肢体语言与情绪的对照结论并非绝对。想要正确地解读肢体语言,需先了解几个原则。

·肢体语言反映的,通常只是一种生理状态或一时的心智状况,而不代表常态性的人格特征。因此,不要只由初见时的肢体语言来判断一个人的情绪与品质。

·不同的情绪,往往可能会经由类似的行为来宣泄。例如,姿势僵硬有时并非是因为紧张。因此,千万别死记每个单独动作的含义,而是要凭借整体的成套行为来做出判断。

·“一致性”是解读肢体语言的关键。察觉一个人的情绪时,不只要看他做了什么,更要看他改变了什么,这个改变值得引起注意。例如,一个人本来垂头丧气,但听到一个消息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种改变就值得解读。

·清晰了解自己想要找到的特质,如先确定自己想看的“正直与否”,之后就能确定解读信息的方向,要避免漫无目的的分析。

培养对他人敏锐的情绪识别力与感知力,需要你的用心、细心与恒心。只要有了这三心,你就能深谙察言观色的道理,解开情绪交流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