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智慧:担忧和侵入式思维如何帮助我们疗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焦虑的根源

焦虑产生的根源有很多,比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宗教信仰以及全球大环境下的社会文化影响等,只有找到焦虑的根源,才有助于将焦虑正常化,并由此减轻内心的羞耻感,即认为焦虑意味着自己有问题或是不够好。

焦虑是可以遗传的,如果父母曾饱受焦虑折磨,那么子女也很有可能出现焦虑症状。这种焦虑倾向不仅存在于遗传基因里,还有可能与童年时期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关。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曾目睹家里的大人长期饱受焦虑之痛,却从未看到他们采取任何措施来学习如何有效解决它,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有样学样。我曾问过很多来访者他们的父母是否也曾患有焦虑症,答案通常是肯定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来自长期饱受焦虑折磨的家庭,且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都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我们余生也并非一定会在焦虑中度过。本书能够帮助大家了解焦虑的根源,却无法决定每个人的未来走向,一切还是要看自己。焦虑心理常认为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焦虑,也永远无法保持头脑清醒和自信。它会使人习惯于使用非黑即白或绝对的字眼,所以当我们使用“从不”或“总是”时,便会知道自己已陷入焦虑的魔咒。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大家能了解这些令人绝望的声音及其产生根源,并尝试用另一种思维去应对它,告诉自己:“过去不代表未来,只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痛苦之源,便一定能够走向新生。”

在某种程度上说,焦虑是一种偏离了正轨的敏感。它意味着,如果敏感特性没有被妥善关注和处理,父母也不知该如何引导我们度过生命中这些情绪化的时刻,如何通过特定的仪式或练习来引导我们摆脱幻灭感,相反,他们采取了羞辱的方式,总是呵斥我们“忍着”或是对我们的情绪置之不理,因为他们不知道也从未学过该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内心情绪,长此以往,敏感最终只会累积并演变成焦虑。从这个意义上讲,焦虑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它可以使我们免受莫名情绪的侵扰和伤害,并逃离内心感受,转而躲进心灵的密室。这种保护机制在一定时期内会令人感到舒适和安全。

我经常会问那些饱受焦虑折磨的成年来访者:“你小时候是否有过焦虑或担忧?”他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回答“是”。有意思的是,焦虑和侵入式思维的表现轨迹常常遵循同一路径:最初他们只是担心父母,比如“如果我妈妈死了怎么办”;后来转变为对自己性取向的侵入式思维,比如“如果我是同性恋/异性恋怎么办”。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异性恋者常常会纠结于自己的同性恋取向,同性恋者则常常纠结于自己的异性恋取向。这种有关性取向的强迫性思维与性本身并无关联,而是当焦虑占据主导时,大脑试图寻求自我肯定的自然反应。不过,这种试图寻求答案的过程只会加重焦虑,而想要缓解焦虑,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性取向问题很快就会演变为健康问题,所以当来访者向我寻求帮助时,他们已然处于关系焦虑、怀孕焦虑或是职业焦虑的痛苦之中了。这类故事虽然情节各有不同,但其隐含的需求是相同的——寻求确定性和安全感。故事的开头总是孤立无援的孩子挣扎于纷乱变化却又无力招架的情绪旋涡中,然而孩子始终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引导,最后只能自我救赎。

除却家庭因素,学校中的很多因素也会引发焦虑,如学生的社会认同和学业压力等。而且,至少有20%的孩子的学习习惯与学校的期望不同:有些孩子学习时需要不时地活动,而不是被迫静坐;有些孩子习惯于视觉化而非学校期望的听觉化思考;内向型孩子喜欢安静而非吵闹、拥挤的学习环境等。在一个违背自身节奏和性情的环境里生活多年甚至只是几天,孩子就会开始相信自己有问题、被干涉或是不聪明。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焦虑。

宗教虽然总是能够让人对某种伟大力量产生依赖和信任之感,但也可能传递某些错误认知,尤其是有关思想、身体和性的认知。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告知“如果你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尤其是有关性的想法),那么你就是有罪的”,这无异于制造焦虑。有些宗教还会扼杀一个人基本的自我信任,因为它常常鼓励人们将信任寄托于自我以外的地方。那些从小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的来访者,现在常常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如选择人生伴侣)时纠结、挣扎。他们总是会说:“如果这并非天意怎么办?”这种恐惧心理来源于一种认知,那便是生活有对错之分,如若做错,他们便注定生活在痛苦和耻辱之中,因此这种心理极易引发焦虑。

我们的大众文化也在不遗余力地散播焦虑。环顾四周,我们总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你不够好,你做得不对,世界不太平,你现在不安全。”相比以往任何时代,我们现在几乎全天候地暴露在恐惧、消极、匮乏和灾难等信息的轰炸之下。每次打开新闻,新闻里到处都是灾难的画面;每次看向屏幕,屏幕中全是政治腐败、社会萧条和环境恶化的消息;每次看到广告或是浏览社交媒体,我们内心深处的匮乏感就会被激活。如果说焦虑在某种程度上让人没有安全感,那么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最大化利用了这种对安全感的原始需求,营造出了一个大环境,引我们上钩。恐惧令人上瘾,消极令人沉迷,不安全感深入人心。于是,一切都变成了恶性循环:我们越焦虑,便越依赖屏幕、新闻和科技;越依赖,便越感到焦虑。

大众文化通过各种媒介持续不断、无孔不入地向我们灌输着匮乏感。有一天晚上,我儿子告诉我,他无意间听到一个朋友在生日会上谎报年龄,她的实际年龄应该更小一些。儿子问我朋友为什么这样做,我说:“年轻时,周围的环境总提醒你要老成持重;而年老时,又告诉你要努力永葆青春。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你都无法安于做你自己。”

如果我们的大脑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被灌输着这些信息,又有谁能不焦虑呢?

练习

戒掉社交媒体瘾

减轻焦虑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戒掉社交媒体瘾,这意味着在接下来3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努力将所有社交媒体从每日精神食谱中剔除。而不管任务难度如何,只要开始行动就好。虽然社交媒体表面上能促进交流,但其关注点几乎全在外部事物上。只要登录社交软件或是浏览新闻报道,就不可能看不到全球的各类恐怖事件,也避免不了与别人做比较。比起用社交软件与朋友交流,不如拿起电话。不要发短信,而要给爱的人打电话,或者有可能的话当面聊聊更好。发短信不能替代说话,尽管它能满足一时的交流需求,却无法实现更大的目标,即用健康且充满意义的内外部交流和行动来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