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30 14:34:33
封面
版权页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前言 preface
1绪论
1.1 厌氧菌群类型
1.1.1 水解菌群
1.1.2 互营氧化菌群
1.1.3 乙酸互营氧化菌群
1.2 发酵工艺类型
1.2.1 两相发酵工艺
1.2.2 共发酵工艺
1.2.3 高固态发酵工艺
1.3 工艺参数调控
1.3.1 有机负荷
1.3.2 接种比和物种比
1.3.3 温度
1.4 指标监控体系
1.4.1 产甲烷值
1.4.2 固渣微观结构分析
1.4.3 水解酶活指标
1.4.4 沼液指标分析
1.4.5 菌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2不同共接种比稻秸厌氧发酵及固液相菌群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接种物与秸秆原料
2.1.2 实验设计
2.1.3 指标分析
2.1.4 MiSeq 16S基因测序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产甲烷特性
2.2.2 稻秸降解和水解酶活性
2.2.3 VFAs浓度和pH的变化
2.2.4 固液相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
2.2.5 共接种体系菌群与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不同秸秆共接种厌氧发酵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接种物与秸秆原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指标分析
3.1.4 产甲烷动力学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产甲烷特性
3.2.2 稻秸降解特征
3.3 本章小结
4共接种菌群在稻秸半连续厌氧发酵中的驯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接种物与稻秸原料
4.1.2 半连续厌氧发酵运行
4.1.3 指标分析
4.1.4 菌群结构分析
4.1.5 相对q-PCR
4.1.6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厌氧发酵特性
4.2.2 菌群多样性变化
4.2.3 驯化前后甲烷菌和细菌菌群结构变化
4.2.4 甲烷菌和GH 5水解菌群数量的相对变化
4.2.5 共接种菌群形态学特征
4.3 本章小结
5半连续条件下共接种功能菌群重塑及体系“酸败”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接种物与秸秆原料
5.1.2 半连续厌氧发酵运行
5.1.3 指标分析
5.1.4 MiSeq 16S基因测序
5.1.5 甲烷菌绝对q-PCR
5.1.6 沼渣金属形态分布
5.1.7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反应装置运行
5.2.2 固渣组分及水解酶活变化
5.2.3 细菌功能菌群分析
5.2.4 不同类型甲烷菌数量变化
5.2.5 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
5.2.6 可利用态金属对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5.2.7 功能菌群重塑及体系“酸败”原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6不同含固率和F/I比例下稻秸发酵产甲烷活性特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接种物与秸秆原料
6.1.2 批次实验设计
6.1.3 指标分析
6.1.4 荧光组分分析
6.1.5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产甲烷动力学分析
6.2.2 固渣组分的变化
6.2.3 荧光组分F420与甲烷产率相关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7高固态稻秸厌氧发酵特性及嗜氢型产甲烷活性变化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接种物与秸秆原料
7.1.2 半连续厌氧发酵运行
7.1.3 指标分析
7.1.4 荧光组分分析
7.1.5 甲烷菌绝对q-PCR